广胜寺导游词
在弥陀殿佛坛上是铜铸的阿弥陀佛,前面是释迦牟尼像,东西两侧是泥塑的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这两尊泥塑能够说是广胜寺的泥墪精华,她们面庞丰满,衣带飘洒,百分比适度,姿态优美,是元代泥塑中的佳作,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点:以前面看是直立的,从后面和侧面看全部是向前倾的,从艺术上讲塑像的百分比是适度的,而且给广大游客一个亲切的感觉,即使塑像前倾,可它经历了数百年的沧桑,清康熙年间八级地震也没能改变她的形象,可见它有可相当深奥的力学原理请看这些经柜,在佛教经典史上著名中外的罕世孤本金版藏经(俗称赵城经藏)就曾存放在这里,现在这部藏经做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在北京图书馆。这部浩瀚的佛教典籍是东汉至北宋年间的著名高僧积数代辛劳而写成的。参与编撰、翻译的中外高僧多达三百多人,其中最著名的有安世高、鸠摩罗什、玄奘、义净等人。这部经典编写完后,在金皇统九年(1149年)由以山西平水县(今临汾)的尼姑崔法珍断臂盟誓,化缘募捐长达三下余年,共请名师高手篆刻了二十五年,才使世界第一个七千卷的大型巨典式大藏经典得以问世,当初共印刷了43部,每部七千卷,但现在只留下一部,也就是曾经存放在这里的<赵城金藏>聚集了佛经、史料,而且字刚劲,雕刻工整,纸质优良,印刷清楚,是极为珍贵的罕世孤本。现在这里存放的是以<赵城金藏>为蓝本的名为“中华大藏经”,请各位到前殿的后大门,这里坐的是大肚弥勒佛,她大肚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扡因此坐在弥陀佛以后,因为她是未来佛,是佛的第二梯队,她在修行56亿七千万年以后才能成为真正的佛。
接下来,我们去参观中殿-大雄宝殿,在参观之前请各位先仔细看一下中殿前面的这二棵柏树,它们全部是唐柏,距今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左侧的柏树向右扭,右侧的柏树向左扭,被称为“广胜寺一奇”到底是什么原因,至今没有科学的答案。
现在请各位参观中殿,又叫大雄宝殿,它是佛教寺院的中心所在殿内中间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两侧是文殊和普贤菩萨,这几尊佛像是木雕的,佛像体态丰满,形象逼真,再请看这佛龛木雕的花卉等图案全部是很精美的,这些全部是明代的木雕,各位抬头看这块“光辉万古”的牌匾,这是清朝的第三个皇帝雍正亲笔书写的,是该寺的镇山之宝。大雄宝殿两侧是铁铸的十八罗汉,她们神态各异,各有千秋,释迦佛的背后不坐着观音菩萨,因为背对而坐也称为倒坐观音,两侧是其左右胁侍善财童子和龙女称为童子拜观音。
在往后殿走的途中我们要途经两个偏殿:一是地藏王殿,中间端坐的是地藏王菩萨,她是地府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两侧各有五位阎君,在下方还有6位判官,两边的童男童女手里拿的是生死薄,在这里组成了一冥府世界。
后殿称为毗卢殿,又叫天中天殿,它是元代大至二年(1309年)创立,明弘治十年(1497年)重修殿内的神台上供有主佛三尊,中间是毗卢佛,左边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右边是东方药师佛,前面是四大菩萨,她们分别是浙江普陀山的观音菩萨、山西五台山的文殊菩萨、四川峨嵋山的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的地藏菩萨。
前面的是铜铸千佛台,释迦牟尼稳坐莲花台,,周围的小佛像整整有一千个,因此称为千佛台,殿的东西墙壁绘有五十三佛像,系明代所绘,下方的木雕神龛里是三十五佛,铁铸和墙壁上所绘的五十三佛像加起来和称八十八佛,在殿内的四个角
2021年广胜寺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