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父亲受教育程度和本人受教育程度的关系.docx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经管类专业用)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目的 用SPSS软件对所给数据进行对应分析,分别分析父亲受教育程度和孩子受教 育程度的关系;母亲受教育程度和孩子受教育程度的关系及父亲受教育程度与母 亲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 2、 内容及要求 用SPSS软件对所给数据进行对应分析,分别分析父亲受教育程度和孩子受教 育程度的关系;母亲受教育程度和孩子受教育程度的关系及父亲受教育程度与母 亲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 、仪器用具: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计算机 1 有网络环境 SPSS软件 1 三、 实验方法与步骤: 打开 GSS93 subset, sav。 四、 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一、本人受教育程度和父亲受教育程度的对应分析 操作步骤如下: 分析父亲受教育程度和本人受教育程度的关系;母亲受教育程度和本人受教育程 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父亲、母亲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 一,父亲受教育程度和本有受教育程度的关系 对所给SPSS数据中变量padeg与变量degree进行对应分析,依次点选'‘分 析”,“降维”,“对应分析…”进入“对应分析”对话框。数据集中所有的变量 标签均已出现在左边的窗口中,将degree变量选入右侧行变量的小窗口中,此 时窗口显示的degree变量形如:degree (??),同时,其下方的定义范围按钮被激 活,点击该按钮,进入“行变量的分类全距”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需要确定 Degreeyo变量的取值范围,在最小值与最大值处分别填上0和9,按右侧的更新 按钮,可以看到degree的取值0〜9已出现在“类别约束”框架左侧的窗口中, 该框架的作用是对degree的各状态加以限定条件,保持默认值“无”,即对degree 的取值不加以限定条件。点击“继续”按钮,回到“对应分析”对话框,可以看 到此时行变量degree的显示变为degree (0 9).按照同样的方法,把padeg选为 列变量敲定其取值范围为0〜9,点击0K按键运行,则可以得出输出结果如下五 部分。 Correspondence Table Father's Highest Degree R's Highest Degree Less than HS High school Junior college Bachelor Graduate Active Margin LT High School 156 308 29 45 25 563 High School 27 248 34 79 37 425 Junior College 1 11 2 8 3 25 Bachelor 6 43 7 47 18 121 Graduate 3 22 3 27 16 71 Summary Dimens Proportion of Inertia Confidence Singular Value ion Singula Chi Standard Correlation r Value Inertia Square Sig. Accounted for Cumulative Deviation 2 1 .400 .160 .846 .846 .025 .256 2 .164 .027 .142 .988 .026 3 .047 .002 .012
4 .006 .000 .000
T .189
.000a
0 t a 1 a. 16 degrees of freedom Overview Row Points3 Father' s Highest Degree Mass Score in Dimension Inertia Contribution 1 2 Of Point to Inertia of Dimension Of Dimension to Inertia of Point 1 2 1 2 Tota 1 LT High School .467 -.608 .188 .072 .432 .100 .963 .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