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白居易《昭君怨》诗歌艺术特色探微.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白居易《昭君怨》诗歌艺术特色探微
摘 要:本文以白居易的诗歌《昭君怨》作为评述对象,经过对作者创作背景及内容进行分析来探究诗歌中所蕴含的艺术特色,简明归纳出该诗反应现实、借史咏怀、情理并现等艺术特征。
  关键词:白居易 《昭君怨》 艺术特色
  王昭君不但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使者对世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一个经典的文学形象。自汉以后,昭君出塞的题材,便不停出现在文人的作品中。在诗歌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唐朝,更是出现了相关昭君的很多脍炙人口的优异篇章。作为唐代“四大诗人”之一的白居易一生之中就曾写过多首咏昭君的诗作,其中包含两首《王昭君》,一首《昭君怨》和《过昭君村》。《昭君怨》写于作者被贬谪为江州司马(元和十年,即公元八一五年)以后,已过不惑之年而又经过了宦海沉浮的白居易,人生阅历愈加丰富,心智也愈加成熟,反应在其诗歌创作中的则是浓郁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理性的人生态度。在对王昭君这一经典文学形象的再创作过程中,作者实现了叙事、抒情、说理的完美融合。现将全诗摘录以下而且加以粗浅的分析。
  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
  只好当年备宫掖,何曾专夜奉帏屏?
  见疏从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
  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
  概括起来,白居易的这首《昭君怨》关键有以下三个艺术特色:
  一、为时为事,反应现实生活
  白居易的诗文主张能够用她自己在《和元九书》中所提到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来加以概括。其实,“为时为事”也是白居易诗歌创作的目标所在。从中我们既能够看出白居易作为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和透彻了解,同时还能够发觉其身处当初士大夫阶层所含有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她认为,诗歌应该是客观现实的反应,诗歌创作必需于生活并批判现实。当然,她所说的生活和现实也包含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真实事件。诗歌的基础是事,它是诗人藉以进行再次加工创作的源泉,也是触发诗人内心情感波澜的催化剂;经过作者对详细历史事件的艺术加工,传达出一定的思想感情和说明对应的道理,应该是一首优异诗作所具有的特点。
  白居易适逢中唐,当初的国家藩镇割据,外族入侵,战乱频繁,民不聊生。所以诗歌创作成了她“批判现实,针砭时弊”的强大武器,并试图使诗歌担负起“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社会使命。从这一点来看,说白居易是现实主义的诗人,应该是适当而公允的。详细到《昭君怨》这首诗,诗中所描述的是一个风流绝代,本该得到重视却被疏远而远嫁大漠的无奈的昭君形象,和之对应的则是一个不辨美丑、薄情寡恩而又不愿认可过失的君王形象。两相比较,妍媸自现,让人自然地联想到当初朝廷内部“君不君,臣不臣”的混乱情况,从而达成了比直白陈说更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
  二、借史咏怀,抒情真挚自然
  唐代早期的诗坛,沿袭了梁陈诗风,这时的题咏昭君之作以《昭君怨》为题者最多,基础上全部是据题咏事,代昭君写愁,极少包括作者的个人感受。[1]中唐时期的诗人白居易,即使仍采取抒写“昭君之怨”这一传统的诗题,但并未仅仅停留在“替古人垂泪”的阶段,而是借助昭君出塞这一题材,来抒写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怀,我们也不妨将诗题“昭君怨”了解为“香山怨”。储大泓在《历代咏史诗选注》中说:“作者历经宦海沉浮,此时心情和写《王昭君》二首

2021年白居易《昭君怨》诗歌艺术特色探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犹药也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02-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