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外科感染的预防.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外科感染的预防
内容导学:
外科感染就是细菌入侵的准入通道、机体防御的启动窗口,它为手术的安全性蒙上了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作为临床医生,面对不可避免的外科感染该做好哪些基础的防护措施? 又该掌握哪些常见的外科感染防御方法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外科感染的预防方法。
一、外科感染预防基础措施
1、手部卫生
⑴ 目的:做好手部卫生,有效降低感染率,避免交叉感染。
⑵ 定义:贯彻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与手部卫生实施规范。
⑶ 方法:各科室、病房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与设施为执行手部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
2、操作:医护人员在任何临床操作过程中都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临床操作的安全性(图 1)。
3、 器材:使用合格的无菌医疗器械
⑴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⑵ 接触黏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g 或 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⑶ 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0cfu/g 或 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4、环境
⑴ 目的:有创操作的环境消毒,应当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⑵ 措施
① 治疗室、换药室每日 1h 紫外线空气消毒有记录;有单管强度检测,有记录。
② 每月有空气培养记录。
③ 湿化液每日更换,湿化瓶每周消毒 1 次。
5、废弃物
⑴ 目的: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⑵ 方法:无论就是回收再使用或就是废弃的污染物品都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⑶ 原则: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在可疑污染情况下,需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⑷ 出院病人的床单、被套、枕套、床旁凳等需用 250~500 mg/L 含氯制剂擦拭消毒。
⑸ 对死亡/感染病人需将其床单位严格消毒。
⑹ 厌氧菌、绿脓杆菌等感染的病人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⑺ 医疗废弃物与生活垃圾分开放置,医疗废弃物封口按要求外送。
6、消毒液
⑴ 方法:菌菌落总数应≤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⑵ 无菌器械保存液必须无菌。
常见外科感染的防治措施
(一)预防气管插管/切开的感染措施
1、无菌操作
⑴ 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时需无菌操作,手术器械及用物严格灭菌、清洁对应区域皮肤并消毒以防止带入细菌至气管深部。
⑵ 在进行护理与治疗操作前后需进行手部消毒。
⑶ 气管内导管需专人专用,每日更换并消毒 若病人分泌物较多,应每隔 2~3 小时更换。
⑷ 吸痰导管每吸一次更换一根,雾化器内贮液瓶中的液体一人一用,雾化器用后消毒。
2、减少气管黏膜损伤
⑴ 气管插管病人的咽、喉、气管黏膜损伤发生率高,损伤部位多位于气管导管的气囊处。
⑵ 气管导管气囊压力不宜超过 4、0KPa,每 4~6 小时放气 5~10 分钟复充气。
⑶ 机械通气或人工呼吸囊通气时,需将气管导管固定,防止滑动而摩擦气管黏膜。
⑷ 吸痰动作要轻巧,吸痰管遇到阻力时,后退 0、5cm 或开放负压,且负压宜<13、3Kpa。
3、湿化气道
⑴ 机械通气:可用呼吸机湿化器进行气道湿化。
⑵ 气管冲洗:当呼吸道阻力增加,而吸不出分泌物时,可用注

外科感染的预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33951284
  • 文件大小319 KB
  • 时间2021-02-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