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基础
细菌性肺炎
1
一、大叶性肺炎(一)概念
大叶性肺炎是肺炎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散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
临床表现:起病急骤、寒战高热、咳嗽、咳铁锈色痰、呼吸困难。
多见于青壮年,多发于冬春季。
2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肺炎球菌(90%)、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机制:病因+诱因+免疫力低下。
肉体理化变化。
3
4
(三)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
如果痊愈,过程分四期:
(1)充血水肿期
肉眼观:肺叶增大、增重,色暗红。
镜下观:壁管扩张,腔内渗出物混有红、中性粒、单核细胞。
临床表现:寒战高热。
5
(2)红色肝样变期
肉眼观:体大色红质如肝。
镜下观:毛细血管继续扩张,红细胞大量渗出,混有纤维素、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临床表现:铁锈色痰。
6
7
(3)灰色肝样变期
肉眼观:大、重、灰,质地如肝。
镜下观:毛细血管闭塞,纤维素充满肺泡并相互连接,出现大量中性粒细胞。
临床表现:基本同(二)但症状开始减轻。
8
9
(4)溶解消散期
肉眼观:病变灶消失,病变肺组织质地软。
镜下观:中性粒细胞变性坏死释放蛋白溶
解酶,纤维素被溶解。
临床表现:症状减轻、消失。
10
大叶性肺炎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