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劳动教育工作总结(学校).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劳动教育工作总结(学校)
劳动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学生 的德、智、体、美、劳动实践意义重大,因此,每一位老师的关于劳 动教育的工作总结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劳动教育工 作总结(学校),欢迎阅读。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教学工作总结栏目! 劳动教育工作总结(学校)
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劳动教育必不可少,发展学生的德、智、体、 美、劳动实践意义重大。为此,我校在县教体局和镇党委政府的关心 支持下,把劳动课程纳入校本科研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以场地建 设为载体,认真实施劳动教育,具体做法是:
一、多招并举,建立劳动实践场所
1、 以校园土地资源为依托,搭建学生劳动平台。
近年来,我们对全镇各校的校园空地进行调查丈量并有效地整合, 组织师生开垦利用,有的种起了蔬菜,有的种起了花生。有的栽种了 果树,各个学校利用劳动课及课余时间进行实践, 既丰富了学生的课 余生活,又使学校创收增收,为学校办学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2、 以校外农业企业相联系,建立劳动合作关系。
为更好地拓展户外劳动场所,让广大学生有更好的劳动实践机会, 我们通过镇政府搭桥牵线,与学校周边两大农业企业签订了合作协 议,让企业生产基地成为我校师生劳动实践的场所。一是与张公镇生 态葡萄园进行合作,定期组织学生为他们剪枝、打叶、扫地块、摘葡 萄、打包包装。二是与红壤研究所的农业场进行合作,我们派师生学 习他们企业的劳动技术,然后按照企业的要求和布置,为他们的茶场 摘茶叶,洗茶叶;为桔场培土、摘桔、过秤、包装,为杨梅场除草、 摘梅。
3、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开辟新型劳动场所。
近日里,我们通过努力争取,得到了镇党委及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 镇领导为发展学生劳动实践场所,从张庙学校围墙外划拨了三亩土地 供我校师生建设蔬菜基地,指派了附近农民为我们作技术指导并帮助 我们翻耕土地,这一项目的实施对增进我校师生的劳动实践, 改善我 校师生生活将有着重大意义。
二、以劳辅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为更好地增进学生的劳动实践效果,有效地发挥劳动实践的教育作 用,使这一工作常态化,持续化,我校一方面成立了学校劳动实践工 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下设劳动教研组和学 科组,分班级依场地划出劳动片区,各片区指定责任人和指导老师。 另一方面设立了劳动实践评价机制和实践经费保障机制, 制订了〈〈劳
动奖惩办法》、〈〈劳动安全制度》、〈〈劳动课程岗位职责》,要求做到工 作有计划,阶段有总结,过程有记载,活动有安排。
2、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
劳动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课程的设计与管理,应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力求达到以劳育德,以劳启智,以劳健 体,以劳取乐,以劳益美的综合教育效果。为此,我们要求每一位教 师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对每一次实践要精心设制,认真安排, 严格实施。一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劳动观念, 让学生在劳动中 欣赏劳动的成果,感悟劳动的伟大,认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 真义,在劳动中培养勤奋,陶冶情操,感受光荣。二是要从教育为
农的高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实用技术,同时要结合其他课程的教学 实践,启迪学生的灵感和智慧,增长学生的知识 ;三是要充分发挥劳 动课的运动功能,把握劳逸结合,劳思结合的规律,达到让学生强身 健体的效果;四是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快乐情趣,让学生在劳动的成 功中享受快乐,在劳动的果实里品尝喜悦;五是要在劳动实践中设计 曲线美、形象美、节奏美、成功美的动态情形,从而增进学生美的认 识。
只有把劳动实践活动与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乐有有机地结 合,劳动实践才能真正发挥它的巨大教育功能。
建设劳动实践场所,有效地发挥劳动教育的功能作用,是一项意义 巨大,任重道远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校的工作还刚刚起步, 但我们相信,有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有当地群众的大力帮助,有我 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劳动实践教育工作一定能稳步推进、持续 发展。
劳动教育工作总结(学校)
在全校师生的参与下,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校的劳动实践活动取 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一年的情况作个小结。
一、 劳动实践基地建立的缘起。
今天的小学生承载着明天的希望,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然而,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家长对孩子的宠爱之风日益盛行。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学生比比皆是,甚至在我们农村也屡 见不鲜。如此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警 惕。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达,我们的下一代 肯定不是每天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旧式农民的翻版了, 但是中华民
族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品质,却是我们生活的精髓,不能 随

劳动教育工作总结(学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秋江孤影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