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所长个人事迹材料
司法所所长个人事迹材料
我是农民的儿子,是党培养了我,教育了我。从事司法行政工作的 第一天,我就在日记中写到:献身司法,服务百姓。我以创建省级文 明司法所为重点,狠抓司法所组织、基础和业务建设,建成了一支召 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司法干警队伍,为全镇的社会稳定和 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司法行政工作, 将素质高、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调整到司法所,目前所里有6名工作 人员,都是中专以上文凭;办公室也由原来的2间变成了现在的5间, 并重新进行了装修,还配备了电脑、电话、手机、摩托车等现代化办 公设施和通讯工具,健全了内部管理制度。 XX司法所先后被XX市司 法局评为“标准司法所”、“文明司法所”; 1999年,又被河南省
司法厅命名为“省级文明司法所”;2000年春,率先在全省组建了 乡镇司法调解中心。
一、化解民间矛盾纠纷,筑牢第一道防线
20多年来,凭着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凭着对司法行政工作的 执着和热爱,凭着对辖区百姓的满腔热情,我始终脚踏实地的坚守人 民调解的第一道防线。社会上戏称:调解工作是“没权没钱跑断腿, 不吃不喝磨破嘴”的苦差事。但我认为:“辛苦我一人,幸福千万 家”。人民调解工作,虽然在物质方面是清贫的,但在精神方面却是 富有的,这富有是用金钱买不到的,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品出其中甘 甜。我调解的每一起纠纷,都是以法育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结 合“搬梯子、泼冷水、解疙瘩”的调解工作方法,调解千家事,温暖 万人心,使双方当事人横眉怒目来,携手并肩去,收到了化干戈为玉 帛之良效,使矛盾双方当事人心悦诚服。
2000年7月份的一天,某村女青年因与丈夫生气服毒身亡,女方 娘家让男方将丧事大操大办,双方对此问题产生了分岐,各执一词, 互不相让。女方娘家扬言:如果不按我们的意思办,就组织人到男方 家里大闹一场,男方不示弱说:“来吧,好狗咬不出街,只要敢来闹, 来一个,放倒一个,来两个,放倒一双,一个也别想走。”
我通过三级民调信息网络获取悉这一情况后, 带领两名干警迅速赶 赴现场,只见黑压压的人群把整条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双方都拿着棍
棒、钢钗等农具,互不相让地对峙着,眼见一场械斗就要爆发,当时 我也没有想到白己的安危,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怎样才能不发生 流血的暴力事件。我一到,大部分人都认识我,都主动让开一条路来, 还没等我开口,就听女方娘家人说:“X XX,你来也不行,今天非得 让男方陪葬不可!”。我接上话说:“那是封建社会剥夺人权欺压百 姓的行为,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哪还有陪葬这一说? ”女方娘家人说:
“是他把我女儿逼死的,就应该让他陪葬”。我语重心长的说:“现 在天气这么热,你忍心让你女儿晒在太阳下吗?你忘了 ’入土为安’
这句话了吗?咱们还是先让孩子入土为安, 有什么问题再解决,再说
你们双方通过打架,问题就能解决吗?如果是男方把人逼死的, 我们
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通过苦口婆心的劝导,双方当事人都感 惭愧,见时机成熟,我把村干部和各方管事人叫到一块,通过协商, 双方就陪葬一事达成了一致协议,我一直坚持到殡葬结束,才带领同 志们返回司法所。
2004年11月的一天上午,我刚到镇东区某村处理完一起合同案返 回镇司法所,就看见一妇女正在门口等他,引着两个孩子(大的四岁, 小的两岁),满脸怒气的声称,如果今天不给她办离婚,就喝农药, 死在这里,说着就从提包里拿出了一瓶农药。我听后,陪着笑脸,热 情的把她让到屋里,给她端来了开水,让他先稳定情绪,然后再慢慢 说。原来,王某的丈夫在饭店同几个弟兄吃饭时,与服务小姐说笑话 有点过份,恰巧被来找丈夫的她听到,她便推门而入。与丈夫大吵大 闹,还打了服务员。在众人面前,丈夫感到脸挂不住,气愤之下,打 了她几下,她便更加怀疑丈夫与服务员有不正当关系。回家几天来, 就天天与丈夫生气,甚至和家里其他人的关系也日趋紧张, 大有不离 婚誓不罢休之势。面对此种情况,我首先询问了王某过去夫妻间的关 系情况,深知过去二人关系很好,结婚六年来,从没有生过气,有时 就是有点小口角,也总能很快地冰释雪融了。从这些可以判断,二人 的婚姻还是有感情基础的,这过不过是误会,一时心里想不开。于是 我就对王某讲人生、讲法律、讲夫妻间的互谅互让,并让她好好想想 丈夫过去的好处,想想离婚后孩子的问题。通过几个小时的促膝长谈, 王某的态度好转了,但仍然坚持:白己从家出来,没脸再回去。我就 答应随她一起回去,帮助她做其丈夫和家里的工作。 我给王某母女三 人领来饭菜,热情款待她们。饭后就顶着刺骨的寒风,把她们母女三 人送了回去。到家后,又耐心地开导其丈夫,批评他的错误,并组织 了王某的家庭会,做其他人的工作。经过三天四次长达二十余
司法所所长个人事迹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