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融入城区 建设东部新城
——古里镇规划建设调研课题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镇按照常熟市总体规划明确的建设东部城区的加速之年,也是我镇实现乘势而上、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
从我镇来看,一是随着常熟市总体发展规划的实施,常熟东部城区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同时,随着我镇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完成,土地预储备、招拍挂等发展模式的不断完善,我镇开发建设面积不断扩大,将为我镇加快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二是随着我镇连续几年的大投入,大建设,区域承载力、吸引力和辐射力显著增强,同时,随着古里商业广场、金域蓝湾等房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竣工投用,经济效益将日益显现。
古里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打造常熟市东部城区为目标,牢固树立“新城发展”的理念,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加快东部城区综合发展步伐,加快由小城镇向东部新城区的转变,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继续保持规划建设发展的良好势头,努力实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跨越发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按照常熟市东部城区的要求,规划建设好古里镇各项城镇建设,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科学规划理念,优化镇域空间形态
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要始终牢固树立“思路决定出路,规划决定建设”的理念,规划是“十二五”改革发展的龙头。根据《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常熟市域划分为“一城、四片区”。“一城”为中心城区,包括“一主三副”,分别为主城区和尚湖、沙家浜、古里片区; “四片区”指海虞片区、辛庄片区、支董片区和梅李片区。古里镇常台高速以西地区纳入中心城区,常台高速以东地区纳入支董片区。常熟总规从市域发展的角度对古里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在市域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调整的机遇下,我镇非常有必要重新找准自身定位。
一是确立全新的规划理念,重视规划的先导引领作用。确立开放式、全覆盖、片区发展和多规合一的规划理念,实现镇域规划全覆盖。突破行政村界限,合理划分主体功能区,形成古里中心镇区、白茆工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区、淼泉生态保护区为主要载体的空间布局结构。实现产业规划、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四规合一”。二是形成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我镇作为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四个先导区之一,为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探索路子,积累经验,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在编制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片区规划和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确保各项建设有序规范,编制交通、水系、旅游等专项规划,完善区域规划体系,明确片区功能定位。三是建立集中统一的规划管理体系,破除规划建设各自为战的格局,建立定位清晰、功能互补、衔接协调的规划管理体系和建设运作程序,提高全镇规划管理水平。
二、规范建设管理行为,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2011年深入开展建设项目管理规范年活动,坚持把项目管理规范作为建设工程实施的重要举措,以规范建设、严格管理推动古里镇各项建设工程。
不断加强城乡建设管理。随着目前中心城区与我镇之间主要联系的通道虞东公路建成通车,以及即将实施的青墩塘路的城市化改造。统筹城乡发展,着力建设一批提升区域形象、支撑未来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按照主城区定位,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建设上档升级,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继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促进城区基础设施和镇村基础设施高平台有效对接,加快推进古里中心镇区银河路、金湖路、庐山路、虞东公路、元通路、文学街、青墩塘路的“三纵四横”的骨架道路框架建设,以及白茆工业园区的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框架建设。启动和实施的包括古里文化公园、商业广场、金域蓝湾房产、中心卫生院、铁琴花园农宅置换小区等一批重大标志性、支撑性项目,完善提升镇区水、电、气、污水管网和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实现资源共享、设施互通,提升城镇功能,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新一轮大发展的重点。
三、打造优美人居环境,展示特色旅游文化
2011年我镇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环境优美新古里。以大环境整治“百日行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创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园林小城镇和国家生态镇等为契机,着力提升区域环境承载力,建设优美
宜居古里,在2011年成功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基础上,争创国家级园林小城镇。
我镇以“绿色古里,生态宜居”的发展目标为定位,将节约型园林城镇建设的理念始终贯穿到整个绿化建设中。在建设中寻求保护,在保护中探索创新,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确保园林城镇建设有条不紊的展开,彰显古里园林式城镇的风韵。全面推进绿色通道、绿色水廊、绿色基地、绿色家园等绿化建设工程。不断提升城镇功能形象,提高环境优美
加快融入城区 建设东部新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