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奔小康进程分析
党的十六大汇报提出:“和时俱进,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作为一个社会模式,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论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
小康”一词从字面上了解,名为一个生活比较殷实,能够安然度日的社会经济情况。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用“小康”这个词语来描述“中国式的当代化”。她提出:“我们提出四个当代化,最低的目标是本世纪末达成小康社会”。
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对小康的内涵作了具体的描述:“所谓小康社会,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深入提升,达成丰衣足食”。
以后,经过数次修改,不停充实完善,1991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有关深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将小康定义为:“在全方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使广大农民的生活从温饱达成小康水平,逐步实现物质生活比较丰裕,精神生活比较充实,居住环境改进,健康水平提升,公益事业发展,社会治安良好”。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民是最大的群体,落实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关键在农村。因为经济基础微弱,“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我县被确定为“国家级关键贫困县”。二00二新一轮扶贫工作再一次被定为“扶贫开发工作关键县”,全县还有贫困乡17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等关键经济指标远低于盛市平均水平。在我们这么一个老区贫困县,农村小康进程怎样?为了客观、灵敏、定量反应我县农村居民生活和小康标准的差距,笔者依据二00三年农村住户调查资料,参考国家统计局确定的反应农村小康生活的收入分配、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口素质、生活环境、社会保障和社会安全等六个方面16个指标,采取模糊识别综合评价法,就我县农村小康进程进行粗略的分析:
一、小康标准及小康分项评分
1、收入分配:二00三年,,%;%,%,。
2、物质生活:“民以食为天”,吃是大家取得生存的首要条件,只有这一层次取得满足后,消费才会向其它方面扩展。所以,食品支出的比重从一个侧面反应了生活水平的高低。我县农民生活消费结构日趋合理,%,实现程度100%;,%,,%,%,实现程度100%;。
3、精神生活:农民精神生活逐步丰富,,实现小康程度100%;两项得分12分。
4、人口素质: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3岁,实现程度100%;,实现程度100%;两项得分9分。
5、生活环境:%、安全卫生水普及率85%、用电户比重99%、%,%外,其他三项实现为100%,。
6、社会保障和社会安全:%,万人刑事案件立案件数8件,两项实现程度均为1
2021年农村奔小康进程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