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美容科学基本介绍.docx第一章绪论
—、教学时数:1/2〜1/3学时
二、 目的要求:
1、 掌握美容皮肤科学的定义、性质。
2、 熟悉美容皮肤科学的体系结构。
三、 重点、难点:美容皮肤科学的定义
四、 课程内容:
第一节美容皮肤科学发展简史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体表器官,它覆盖全身,其重量占体重的16%o
作用:
1、 皮肤是人体抵御外界有害因素侵入的第一道防线,具有保护皮下组织和器官 免受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损害和入侵的作用。
2、 具有调节体温、吸收、排泄、分泌、免疫和参与代谢等生理功能。
3、 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和最引人注目的审美器官,具有感觉表情、传递人体 美感信息等功能。
美容皮肤科学的初步形成:
1985年,湖南郭定九教授等倡导和筹备的“皮肤美容学术研讨会”,开创了皮 肤美容的先河。
1998年向雪岑主编的《美容皮肤科学》首次提出了美容皮肤科学的体系结构, 构筑了美容皮肤科学的雏形。
第二节美容皮肤科学的定义、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
定义:美容皮肤科学是一门以医学美学为指导,皮肤科学为基础,研究人体皮肤 的机能与结构,维护、改善、修复和塑造人体皮肤的健康与美的规律的美容医学分支 学科。
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活力美感,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性质:美容皮肤科学是以医学美学和人体皮肤美学为指导,采用皮肤内科、外科 或理化治疗技术等医学手段,结合医学美容的方式来维护和增进人体皮肤的健与美的 一门新的医学分支学科。
第三节美容皮肤科学的体系结构
美容皮肤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史
绪论
基础理论
学科基础
美容皮肤科学的定义、性质、对象与任务
美容皮肤科学的体系结构
美容皮肤科学实施范围及与相关学科关系 厂人体皮肤的医学基础
人体皮肤的美学基础
美容皮肤科伦理学基础
1 美容皮肤科行为学基础
美容皮肤科心理学基础
美
容
皮
科
学
临床实施
专业教育
<美容皮肤科药物学基础
美容皮肤内科学
美容皮肤外科学
中医美容皮肤科学
皮肤护理与保健美容学
美容皮肤心理学的咨询技术
皮肤物理化学美容治疗技术
皮肤护理美容操作技术与方法 损容性皮肤病诊疗技术与审美评价
医学教育中的美容皮肤科学与美容护理学教育
继续教育中的美容皮肤科学教育
医护人员的审美修养教育
匚 其它从业人员的有关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图1-1美容皮肤科学学科体系结构示意图
第二章皮肤解剖和组织结构
一、皮肤的解剖
表皮
真皮
皮下组织
表皮突
,乳头
•毛囊
,立毛肌
,皮脂腺
小汗腺
顶泌汗腺
成人皮肤
皮肤的解剖 J
〜
厚度:〜
表皮和真皮的重量:5%体重。
<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的重量:16%体重
皮肤的组织结构
皮肤的构成
'表皮
真皮
5皮下组织
皮肤附属器(毛发,甲、皮脂腺,顶泌汗腺,小汗腺)
I神经、血管、淋巴管、肌肉
(-)表皮角质形成细胞[1、基底层:新生细胞的来源 主要靠基底细胞
2、棘层
]3、颗粒层
4、透明层
、5、角质层
其他细胞:黑素细胞、郎格汉斯细胞、麦克尔细胞、
未定类细胞
(二)真皮 1、纤维「胶原纤维 屮弹力纤维 I网状纤维
2、 基质
3、 细胞 「成纤维细胞——主要的组织修复细胞
〔肥大细胞
(三)皮下组织一一皮下脂肪层
(四)皮肤附属器 厂皮脂腺
<小汗腺、
(五)皮肤血管、淋巴、肌肉、
严性皮肤
J干性皮肤
I中性皮肤
顶泌汗腺、毛发、毛囊、
神经
角质层
颗粒层
棘层
基底层
朗格汉斯细胞
黑素细胞
角质细胞
颗粒细胞
基底细胞
-透明角质颗粒
•角质小体
桥粒
半桥粒
第三章皮肤的生理与免疫功能
一、 皮肤是人体美的载体:面部皮肤是人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交流的汇集点,也是 美感效应的起点。
特点:主要通过皮肤的颜色、弹性、光泽、细腻、纹理和体味等几个方面反映出 来。
二、 皮肤作用
1、 皮肤的屏障作用和免疫功能J①防止体内水分、营养物质和电解质的丧失。
〔②抵御外界环境中不良因素的损害,维持机体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作用。
2、 吸收作
皮肤美容科学基本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