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
作者: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开头两联均用“君不见”领出,“君”,按岑夫子、丹丘生。要
读得从容、亲切。“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发源于昆仑 山,地势极高),“不复回”一一不再返回,均须重读。“不复回”隐
含何意? 韶光易逝之意。类似还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滚
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高堂” 一联系承“不复回”而来,说
及人生。“悲白发”,我们头脑中应出现了这样一幅图景:高堂之上,
人们对镜自视,"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 ??十五》),犹
言人生苦短,“悲”字当重读。韶光易逝和人生苦短本是一回事,所
以第一联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兴手法, 即用眼前景物起兴, 引出所咏之
词,而又具有比喻的作用。类似还有: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
兮,无食桑甚;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 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诗经??氓》
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当读得很有声势。
以下节奏逐渐加快。“人生” 一联重音当落在“尽欢”和“空对
月”上。正因为韶光易逝、 人生苦短, 所以要及时行乐。 诗人深知“白
发如丝悲何益”(〈〈前有樽酒行》),因而立即转悲为欢。尽管诗人在
政治上并不“得意”,但此时兴致高涨,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会也同
样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兴兴地痛饮一场呢!想到这,他顿生
豪情,把希望寄托在未来,“天生” 一联更追加了 “须尽欢”的理由,
显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当读得掷地有声;读后宜作一顿(这里的
潜台词是"既如此,那就 ,,”),为诗中策一个高潮蓄势。于是连呼
“烹羊宰牛”,第一个高潮在“会当一饮三百杯”这句上,应当读得豪
气十足,要用升调读,“三百杯” 一语尤当着力加以渲染。
以上是诗的铺垫部分,读后可作稍长停顿
酒到酣处,意兴道飞,李白禁不住呼朋引伴。“岑夫子”以下
六句为诗意转换处,亦可视为下面劝酒歌的引语,应当读得亲切,节奏 逐渐加快,重音依次落在“将” “莫停” “歌” “倾耳听”等字上,突 出敬请之意。读完,稍作停顿。俗话说酒多话多,歌的内容其实就是诗 人借题发挥的牢骚话,也就是酒后吐真言。
“钟鼓” 一句至结尾为诗的主体部分,诗人借此尽吐胸中块垒,
必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 “钟鼓”二句是这支劝
酒歌的主题,也是全诗主旨所在。 这两句有着明显的取舍,他鄙弃
“钟鼓馔玉”
将进酒朗诵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