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大纲 Automobile Structure 学分: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验/ 实践学时: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汽车构造》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考试课。《汽车构造》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 掌握汽车发动机构造、各总成、零部件的构造、材料和工作原理; 掌握汽车底盘各总成、零部件的构造、功用、材料和工作原理, 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汽车结构的一般规律,了解各总成的检查和调整内容,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 .本课程以国产典型汽车为例,主要讲授汽车构造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发动机、底盘的各机构系统及其主要总成的功用、组成、基本工作原理。 2. 掌握汽车结构及原理, 掌握汽车典型零部件结构与工作原理, 掌握汽车主要部件和总成的检查调整。 3 .掌握汽车结构的一般规律,了解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三、先修课程金属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原理等。四、主要参考教材 1. (第五版) (上、下)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 9 2.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3. 吴际璋主编. 汽车构造(上、下).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 4.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 1 5. 简晓春、: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6.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五、课程内容总论主要内容: 国内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国外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汽车类型; 汽车总体构造及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重点: 国内外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 汽车类型的分类方法; 汽车总体构造、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及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汽车类型的分类方法、汽车总体构造及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理解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第一章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主要内容: 发动机分类;四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二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发动机总体构造;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 国产内燃机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重点:四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难点: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教学要求: 了解发动机分类和二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熟练掌握四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理解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了解国产发动机的型号编制规则。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主要内容: 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和组成、工作条件及受力; 气缸体与曲轴箱的型式、工作条件、要求、材料; 气缸的排列形式, 曲轴箱的形式及特点; 气缸盖和气缸垫的功用、工作条件、结构、材料及其对气缸盖紧固的影响; 活塞连杆组的功用、工作条件、要求和材料、变形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措施, 安装方向及顶面标记; 活塞环的分类、功用、工作条件和材料; 曲轴飞轮组的功用、工作条件、要求和材料; 曲轴的形式、作用、轴向定位件的型式、前后端密封的型式及构造; 曲柄的排列和多缸发动机的工作顺序。重点: 机体组的组成与结构特点; 活塞工作中的变形及其相应的构造措施; 气环的密封原理、泵油现象; 扭曲环的作用原理、特点,活塞环的
汽车构造教学大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