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图书馆“十一五”规划纲要
21世纪的第二个五年是烟台大学图书馆朝数字化图书馆迈进的转型阶段,是图书馆全面深化改革服务的理念、范围、任务、手段、机构和健全制度的关键时期。“十一五”期间的总体发展战略和目标是:立足现实,大胆创新,积极稳妥地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职能和教育职能,最大限度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服务。到2010年,努力将烟台大学图书馆建设成为队伍素质高、制度健全、管理科学、手段先进、环境优美舒适、馆藏丰富有特色、数字化、开放文明的现代高校图书馆。
按照学校的远景规划以及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要求,开展烟台大学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的建设工作:建成构架在中国高等教育保障系统(CALIS)之上的分布式数字图书馆系统,实现与有关单位和学校之间文献资源共享的目标,为我校和有关用户提供安全、快捷、准确、完整的数字资源查询和利用服务;继续完成逸夫图书馆建设的后续工程(标识系统的完成、个别服务区的功能调整、完善等)和北馆的改造项目(屋顶漏雨、个别服务区的功能调整、完善等)。
二、加大文献建设力度,达到生均藏书指标,丰富和优化馆藏体系
1、我馆印刷型文献离教育部规定的生均100册目标差距较大,今后5年,图书馆将重点加强印刷型文献的采购力度,力争每年投入购书经费300万元,购进新书10万册以上。同时,拓展文献获得渠道,力争在2010年实现生均藏书100册的目标。
2、适应专业双语教学和研究生教育扩大的需要,增加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外文图书的采购比重。同时辅之以其他方式,切实提高外文图书的保障率。
3、每年订购中文期刊3000种。因经费问题,不再扩大外文期刊的订购数量。通过其他方式保障我校师生对外文期刊的需要。
4、积极推进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加强与烟威地区高校图书馆以及省内外高校图书馆的联系,通过联合购买、协调采购、文献复制、馆际互借等手段和措施,提高图书馆的文献保障率,到2010年,使中文文献的保障率达到95%以上,外文文献保障率争取达到50%。加强对院系资料室的业务指导,确定
院系资料室业务开展的方向。
5、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状况,调整馆藏结构,使馆藏结构更趋合理。
三、加快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力度:
1、在保证现有综合性中文数据库的同时,增加专业数据库。首先针对重点的学科、专业和实验室,订购网络版和能使读者获得最新信息的数据库,并适当订购特种文献数据库(专利数据库、标准数据库),尽可能满足需求。
2、针对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需求,在现有外文数据库的基础上购买综合性或专业性、收藏文献数量较多、质量较高的国际知名品牌的网络数据库。
3、对现有数据库进行评估,进行目的明确的增删,实现数据库的动态增长。
4、加强与驻烟高校各馆的联系,实现烟台市高校图书馆数据库的共享,提高文献保障率。
5、自建数据库工作除进一步加大原始资料的收集累积数量外,制作发布软件平台的选择引进应放在首要的位置,凡是能通过calis认证的数据库制作软件平台都可以成为我们选择的对象。
免费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仍需要投入人力,进行网上搜集,重点放在数据库的分类、排序、整合上,使之有序化,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作用。
7、试用数据库的建设,因为这种数据库过了试用期,数据库商就要停止对方使用。要重视收集、加工和宣传,让其在
烟台大学图书馆十一五规划纲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