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苏州市三山岛旅游发展战略规划(2013-2020年)
小组成员 邹琪 滕佳辉 周力行
贾璐瑶 钱雨芬 冯圆 杨帆
班级 地理与城乡1321
指导教师 单鹏飞
学 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小组分工:
邹琪(组长)(1331502111):旅游空间布局+空间结构图、功能分区图、游线设计图
滕佳辉(1331502112):保障体系+区位分析图
周力行(1331502113):规划总则+规划范围图
杨帆(1331502114):规划区基本概况+旅游资源评价图
钱雨芬(1331502116):市场定位及目标+市场开发图
贾璐瑶(1331502117):旅游发展方向、重点、产品+旅游产品分布图
冯圆(1331502121):Swot+开发现状图
是三山岛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今后三山岛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相关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根据发展和建设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在区域规划和合理组织区城城镇体系的基础上,按三山岛自身建设条件和现状特点,合理制定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的发展性质、规模和建设标准,安排用地的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布局,布置城市道路和交通运输系统,选定规划定额指标,制定规划实施步骤和措施。最终使城市工作、居住、交通和游憇四大功能活动相互协调发展。
。
2013—203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年8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12月;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与工作指南》2002年11月;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技术要求》2008年;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指南与标准》2008年6月;
《国家旅游休闲计划纲要》2012年;
《江苏省地质遗产保护规划》2011-2020年;
《苏州市吴中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年;
《苏州市东山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苏州市太湖西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总则》;
《太湖风景名胜区东山京剧三山岛规划》;
A、规划理念:
一是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
三是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充分利用三山岛自然地形特点,集中体现科技规划、人文规划、环保规划和谐统一的内涵,既有现代建筑风格,又有民族建筑韵律规划思想与原则。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1)创新特色,开放平台:充分挖掘旅游业的研发、创新内涵,塑造具有创新特色的功能、空间布局、景观特色
(2)集约节约,绿色低碳:实行紧凑和集约化的发展格局,建立以面向公众利益为基点的交通、设施配套体系;贯彻节地、节水、节能等措施;尊重山、水等自然生态环境,确保三山岛的健康、安全。
(3)立足长远,引导实施:从时间和空间的更高层面上去认识三山岛发展的远景和趋势,用区域的观点思考的发展,并注重近远期结合安排建设时序,提出科学合理的实施建议。
B、规划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人工环境中生态系统是人工环境中自然和人工要素的集合,它们是环境相互依存性,相互影响形成一个自然的生态系统。
(2)可持续发展原则 通过用地布局的可变性、道路系统的秩序性、建筑多功能性、使三山岛既便于近期的滚动发展,又适应远期发展变化带来的新需求,。
(3)以人为本的原则 从道绿化、雕塑、建筑等全方位体现三山岛的人文文化。
三山岛地处:东经120°16' 45" 12~17' 55" 北纬31°1' 25" ~31°2' 30" 居江浙两省交界,历为苏沪杭和锡沪杭及今后"申芜运河"之咽喉。故有:"吴王在道时,俗称三山门。
三山岛发展战略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