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三人行必有我师数字三人行必有我师.docx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三人行必有我师数字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即使客观存在的现实更是我们生活中必需秉持的一个理念,它能够帮助我们吸引更多的智慧人才到身边并为我所用。
  在两期前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节气,这引发我的一个好友的提问,节气到底是阴历还是阳历?我的概念中是阴历中才有节气一说,所以我毫不犹豫地说,节气是阴历的。因为我的心目中全部有关节气的说法全部是和阴历相关的,且把它作为我们传统的一个主要部分。可是我的好友又说那为啥每十二个月的冬至又全部在阳历的12月22日呢?这真让我卡壳,因为每十二个月的春节并不在固定的阳历日期上,假如节气和固定的阳历日期相对应,那显然节气不是和阴历相关的。
  立刻查证发觉: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签订的一个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因为中国农历是一个“阴阳合历”,即依据太阳也依据月亮的运行制订的,所以不能完全反应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依据太阳的运行规律来进行,因此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应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来反应季节的改变,指导农事活动,它也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至此我才明白原来是两套独立的历法只是叠加在一张表上,而二者并没有依附的关系,节气是依据太阳的运行规律推算出来的一套历法,而阳历本身也是根据太阳的运行规律推算出来的历法,因此阳历和节气的重迭就是必定。而阴历是要同时考虑月亮的运行规律推算出来的历法,因此问题得到了圆满的答案。
  再往前追溯,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停地改善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十二个月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个月2个。其中,每个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每个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大家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二十四节气反应了太阳的周年式运动,因此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础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这对我的日常知识是个极大的补充,我以前只把节气当成一个农事的日历,仿佛和己关联不大,而太阳的运行规律则关乎地球上的全部动植物,人也不例外。假如我们熟悉全部的节气,我们的生活和人本身的调养全部能够根据节气来实施,北京的很多节气上的习俗其实是和人的身体的调养相关联的。老北京的习俗多,其实是对人身体的关注,根据节气来对身体做必须的调养。
  由此我联想到,现在的知识体系越分越细,而我们的生活却不会划分的那么细,还有知识的增加不会只在原来的体系内增加,更多地是在跨界产生新的知识体系,面对这么的外部环境我们能做的就是潜下身段,虚心地学习,和能够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古代相比,我们平均的生命周期即使取得了一定的延长,但和知识的爆炸程度不成线性的增加关系,因此在有限的生命周期中知识不能穷尽,每个人各有所长,唯有合作才能完成很多事情,社会分工的细化同时也造成商品经济的发达,总体趋势来

2021年三人行必有我师数字三人行必有我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