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三国演义读书体会100字读书心得体会:三国演义.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三国演义读书体会100字读书心得体会:三国演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大家全部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不过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和《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下面,我就从多个方面来点评一下这部66万字的名著。
  一、真实和虚构
  演义和正史的最大区分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全部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确实是这么。不过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能够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有关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以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假如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反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何读过以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而言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和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经典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何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看法,从陈寿开始大部分全部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以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收朱熹的看法,原因就是这种看法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收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看法的。因此她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何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础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她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全部是为神化作映衬的。
  三、人物和线索

2021年三国演义读书体会100字读书心得体会:三国演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