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型黄土滑坡发育特征及其稳定性分析―以前西沟黄土滑坡为例.doc.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型黄土滑坡发育特征及其稳定性分析―以前西沟黄土滑坡为例【摘要】黄土地区地貌复杂多样,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繁发生。研究黄土区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其稳定性分析, 可以更好的为防灾减灾服务。本文以子洲县的一典型大型黄土滑坡为例, 简述其发育特征及其稳定性,从而为黄土地区类似的滑坡治理提供防治对策。【关键词】大型黄土滑坡;发育特征;稳定性分析;防治对策; 引言槐树岔前西沟滑坡地处子洲县槐树岔镇北部与马岔镇交界处, 距离槐树岔镇政府约 3km , 距县城约 40km 。该区位于槐树岔镇前西沟村, 大理河右侧一级支流的左侧支沟―前西沟沟谷右侧斜坡,距沟口约 2km 。该老滑坡位于黄土斜坡地带,坡脚为大理河支沟前西沟,滑坡整体坡度为 30°, 较平缓, 发育多级平台, 东西两侧发育较大冲沟, 坡体落水洞发育。该滑坡威胁坡体住户的房屋财产安全及坡前公路。一、滑坡发育特征 1) 基本特征前西沟滑坡体受降雨、河流长期侵蚀及人类活动等的影响, 滑坡体微地貌特征被破坏, 但总体老滑坡地貌仍可辨认, 滑坡东西各发育一条较大冲沟,将老滑坡体切割成 3 部分,且滑坡体上多处发育次生小型冲沟,渐进改变着老滑坡的地貌。该老滑坡后壁最高点高程 1152m ,坡脚沟谷高程 995m ,高差为 157m 。滑坡宽 380 ~ 660m ,长 400 ~ 600m ,滑坡体平均厚度约 35m ,总体积约 × 104m3 ,属大型滑坡。该滑坡受历史和人类活动改造,滑坡原始地貌形态被破坏和改变,但其滑坡整体形态仍基本清晰, 滑坡轮廓可辩, 主滑体大部存留。滑坡后壁在地貌上呈“圈椅状”,后壁因侵蚀冲刷部分缺失形成鞍部。老滑坡体发育两条冲沟,走向分别为 330 °、 20° 。中部主滑坡体相对较为平坦,见多级平台及陡坎,中后部隆起,后经人工削平,滑坡体平均坡度约 30°, 前缘陡峭, 坡度约 50°; 西侧坡体坡度较陡, 坡面多发育沿坡面倾向的冲沟,沟道短浅,且中上部多见人工排水渠,下切明显,整体坡度约 35°, 近沟谷处坡体陡峭直立;东部坡体完整性连续性较好,整体坡度约 33°, 中上部有一处陡坎,坡面发育两条冲沟。总体看,该滑坡形态整体较缓、宽度较均匀的矩形状地貌, 滑体发育冲沟, 中部见平台及陡坎, 明显反映滑坡整体特征。前西沟滑坡平面图 2) 变形特征滑坡体可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 3 部分。西侧部分老滑坡后壁局部缺失, 滑坡体中部可见再次滑动迹象, 落差约 ,初始滑动方向为 10° ,受阻后沿沟谷方向滑动,其后缘可见拉张裂缝,长约 40m ,宽 30cm ,可见深约 20cm ;滑坡东部两侧均为沟谷,流水冲刷对其坡体影响极大,局部见滑带出露。;中部滑坡前缘有村民修建水泥村道, 道路发育两组裂缝, 相互垂直,在 2013 年9月 22 日由于降雨导致路面发生滑塌,道路损毁,且路边仍有裂缝发育。二、稳定性分析 1 )定性分析从滑坡地形地貌、岩土工程性能及水条件进行现状稳定性分析看,首先, 从地形地貌分析, 滑坡体前部由于修建水泥道路, 局部开挖形成高 2~ 3m 的陡坎,坡度大于 60° ;由于受沟谷流水的侵蚀作用,近沟谷处坡体多陡峭,相对具有临空条件;坡面发育两条较大冲沟,切深约 8~ 12m ,其两侧地形较陡, 提供了一定的临空条件; 老滑坡体虽已由原来处于

大型黄土滑坡发育特征及其稳定性分析―以前西沟黄土滑坡为例.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ptpek78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