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了解的宋代文学
一、宋代的社会与文学概况
赵宋王朝的建立,使唐末以来的混乱分裂局面终告结束,基本上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宋王朝采用重文抑武、崇儒尊道的政策,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与发展,尤其是城市经济高度繁荣。同时两宋王朝又处于封建社会的下降期,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相互交织,统治阶级内部的党派之争也始终不断,两宋的三百多年,历受辽、西夏、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巨大威胁,长期处在积贫守弱的屈辱地位。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赵宋王朝创造了辉煌灿烂、高度成熟的宋型文化。宋代思想文化呈现出儒、释、道三家合流的趋向,并在整合佛道学说的基础上,以儒家思想为本位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理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时代风云的激励下和继承前代文学成就的基础上,宋代文学具有了新的质素,出现了新的面貌。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传统的诗、文和源于民间的词已经高度成熟、定型,另一方面新兴的话本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开始登上文学殿堂,为后世元、明、清文学重心的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代文学的主要文体是词、诗、文、小说、戏剧,其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诗、文次之,话本小说又次之,戏剧尚处在萌芽状态,成就较差。
宋词可以说是“一代之文学”的标志,就全部词史而言,宋
第 1 页
词的创作无疑已臻顶巅,名家辈出,佳作如林,流派纷呈,风格各异。宋词在题材、手法、风格的演变上经历了一个发
展过程。 北宋前期, 主要词人有晏殊父子、 欧阳修、 范仲淹、柳永等。晏殊、欧阳修拉开了有宋一代词作的序幕。他们的
词乃是五代特别是南唐柔软绮丽词风的延续,同时又有局部拓展,多以小令抒写男女情事,闲雅清旷,秀丽精巧。晏几道兼融晏殊、欧阳修的词风,在回环曲折的笔致中透露出哀怨感伤的情调,深婉蕴藉,真挚动人。范仲淹则突破了晏、欧婉约之格局,另树一帜,其边塞词苍凉开阔,豪放悲壮,
下开东坡之词风。 此期词坛成就最大、 贡献最力者首推柳永。柳永自创新调,以长调慢词取代先前的小令,扩展了词的容
量;以清新俚俗的市井风情取代先前精致典雅的贵族格调,开拓了词的领域;讲究铺叙,喜用白描,丰富了词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些创造性的贡献,使柳永成为词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北宋中期,最主要的词人是苏轼。宋词至柳永而
一变,至苏轼而再变。 苏轼以诗为词, “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打破了词体的题材内容的局限,拓新
了词的意境;冲决了词为艳科的藩篱,在婉约词家之外另立豪放一派;提高了词的品位,使词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音律的束缚,成为独立的新诗体。苏轼全面改革词坛传统风尚,给词史的发展直指“向上一路”,南宋的爱国词派与辛派词人为其嗣响。北宋后期,主要词人有秦观、黄庭坚、贺铸、
第 2 页
周邦彦等。秦观词一向被认为是婉约派的正宗,多写男女情爱的悲苦与失志文士的幽怨,情韵兼胜,词境凄婉,自成一
家。周邦彦被推崇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 注重音律法度,风格醇雅浑成,章法缜密圆熟,语言典丽精工,是后来格律
词派之先导。南宋前期,主要词人有张元干、张孝祥、朱敦儒、李清照等。这些作家大都由北入南,在神州陆沉、国难当头之际,他们继承苏
我们应该了解的宋代文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