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残疾人联合会
文件
海淀区政府公共服务委员会
海淀区卫生局
海淀区财政局
海淀区民政局
海残字[2005]07号
海淀区“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区”实施方案
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区”,是我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淀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精神,全面实施《北京市“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二期项目执行计划暨实施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人人享有健康,改善和提高视力残疾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根据《北京市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市实施方案》,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对全区所有符合手术指征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术后患者脱残率达到90%以上,脱盲率达到95%以上,达到白内障无障碍区的目标要求。
二、组织实施
建立工作网络,完善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组织管理网络。成立由区政府主管区长为组长,区残联、财政局、民政局、公共委、卫生局五个单位的相关领导为成员的“白内障无障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本区开展白内障无障碍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对白内障无障碍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二是建立技术指导网络。区康复办充分利用各大医院的先进设备及人才资源优势,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成立“海淀区白内障无障碍工作技术指导组”,负责专业人员培训、知识普及、服务指导、社会宣传等工作。各街道、乡(镇)利用当地资源,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办公室、技术指导组,有名单和工作情况记录,指导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开展初筛工作。三是建立白内障患者的康复服务网络。在社区医生中普及眼病防治知识,建立以辖区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室)为基础的白内障患者筛查、诊断与治疗网络。
(二)确定定点医院,明确责任分工
——根据辖区医疗资源状况,确定北医三院、世纪坛医院、航天中心医院、西苑中医院、海淀医院为本区的白内障复明中心和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区”的定点医院。
——残联负责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区”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与公共委、卫生局共同负责制定有关政策、考核标准、组织检查等工作。组织基层残联开展线索调查,掌握患者底数,组织实施复明手术;负责贫困患者实施扶贫手术的上报、审批工作;负责全区白内障手术的统计汇总工作。
——公共委负责协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站承担培训和眼保健宣传教育工作;负责白内障患者的筛查、随访和转介工作。
——卫生局负责协调五家定点医院进行白内障患者的诊断、手术和术后监护。配合残联做好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费用的减免工作。
——财政局负责落实此项工作经费,确保白内障无障碍工作的顺利实施。
——民政局负责低保补助的审核把关工作,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老年白内障的知识普及、宣传工作,动员老年患者主动参加筛查,提高康复意识。
(三)落实手术经费,严格收费标准
白内障复明手术经费由市残联补贴经费、区专项经费、
医院减免和个人负担费用构成。市专项经费,根据市卫生局、市残联各自承担的任务,由市财政分别拨付,专款专用。区专项经费,由区财政根据当地的任务对贫困患者给予手术补贴。
医院减免费用由各定点医院根据贫困患者手术收费标准执行。个人负担费用,凡有医疗保险的患者,手术费用按医疗保险有关规定执行;对于无医疗保险、大病统筹(农村人均月收入650元以下、城市月人均收入750元以下)的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费用由医院、市区残联、个人共同承担。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政府重视是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区”的重要保证,各街道、乡(镇)及医疗单位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把此项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行动。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与监督,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白内障无障碍工作,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确保我区实现“白内障无障碍区”的目标。
(二)加强宣传报道,积极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将白内障的防治纳入卫生初级保健的宣传工作之中,在广大居(村)民中,大力宣传普及眼保健防盲治盲知识,提高防盲意识。依托新闻机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康复服务机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和志愿者组织,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专题片、张贴宣传画等形式,广泛宣传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区”的意义、目标和成效,宣传政府为白内障患者提供的服务项目等,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引起社会对白内障复明工作的重视和关注,使更多的白内障患者及家属了解白内障防治知识和政府提供的各种救助政策,进一步增强康复意识。
(三)建立长效机制,为患者提供一条龙服务
1、组织业务培训。区残联、区公共委对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工作的组织管理人员和社区
海淀区残疾人联合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