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六讲 福柯的社会学理论.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主讲:文军教授
******@.
第六讲福柯的社会学理论
一、福柯社会学理论的特征
二、谱系学与知识考古学
三、自我、权力与知识
四、监狱与性
五、福柯的影响与评价
1926年10月保罗-米歇尔·福柯出生在普瓦利埃。1946年考入巴黎
高等师范学院,获索邦大学哲学毕业文凭(1948)和心理学毕业
文凭(1949)。 1970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思想体系史”讲座教
授。1984 年6月25日患艾滋病去世。
主要著作:
《疯癫与文明》(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1961
《知识考古学》(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1969
《词与物》(The Order of Things) 1966
《规则与惩罚》(Discipline and Punish) 1975
《性经验史》(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1976
1、福柯的思想渊源
康德与批判哲学传统
尼采的思想
法国认识论传统
形式主义传统
超现实主义者与新文学
一、福柯社会学理论的特征
2、思想主旨
福柯力图突破当时法国知识界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
形态的现象学和马克思主义的支配,探究西方社会特有
的“姿态”(gesture)。这里所谓的“姿态”指的是“一种
文化的条件或组织原则”。在各种“文化的条件或组织
原则”中,福柯主要关心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我们自身”与真理的关系、“我们自身”与权力的关
系、“我们自身”与伦理的关系
“福柯之死在法国知识界造成了一个巨大空白。在现代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思想家像他那样对历史学、哲学、文学和文学理论、社会科学乃至医学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
——克利兹曼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
二、谱系学与知识考古学
1、福柯探讨所谓“理性时代”的精神病学,福柯对西方理性的历史提出了质疑,询问理性是如何通过“排斥疯狂”作为自己的知识对象,从而确定自身的统治地位的,对西方近代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启蒙思想纪行了猛烈批判。
2、1966年出版的《词与物》是使福柯一举成名的著作,但多少丧失了福柯早期在分析知识体系时,兼顾话语实践与非话语实践、文本与制度、可说的和可见的等方面所保持的张力。知识问题尽管仍然保持与主体问题的联系,但似乎脱离了与权力问题的关联。其后出版的《知识考古学》不仅修正《词与物》中的偏颇之处,而且为他转向对权力的谱系学研究铺平了道路。
3、知识考古学方法论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是一种追根溯源地研究现实生活的新社会学,亦称历史社会学(historical sociology)考古学研究在方法论上,注重研究主体是如何以历史的方式在知识之内被构成的。
(1)把现实放到历史过程中考察
(2)以批判性的阐述代替不加怀疑的理解和解释
(3)现实是在断裂性变化的历史中展开的
(4)在肯定变革的激烈言辞中追求多样异质性
4、话语事件与话语形态
作为考古学对象的话语实践首先是一种话
语事件。话语分析的基本宗旨就是要对各
种述说进行纯粹的描述。话语的基本特征就
是稀少性。话语形态就是支配一组言语表达行
为的一般性述说系统。话语形态与话语事件紧
密相连,不可分割。
三、自我、权力与知识
进入70年代以后,福柯逐渐开始对权力问题进行深入的历史分析,揭示权力与真理是如何不可分离的结合在一起,对自古以来希腊从知识论定位的西方真理观给予极大批判,极为深刻地描述了权力的“微观物理学”。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规则与惩罚》中。他将此前分析的”知识”与权力问题明确地结合在一起考察。

第六讲 福柯的社会学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2-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