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主讲:文军教授
******@.
第十二讲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空间转向
一、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空间转向及意义
二、古典社会学理论的空间叙述
三、现代社会学理论的空间论述
四、后现代社会学理论的空间阐释
五、社会学理论空间转向的影响与评论
一、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空间转向及意义
1、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空间转向
①在早期大部分社会学著作当中,空间不是“社会
的”现象,空间之纬长期缺席,原因在于:
首先,历史决定论淹没空间思维
其次,地理学霸权消解空间的社会性
最后,空间的缺席与重申和现实的时空体验转型
密切相关
②福柯认为社会学理论空间化可归因于哲学观念
的的转变、时空体验的转型、学科从分工到整合
的趋势
③索亚指出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三种空间化趋势:
后历史主义、后福特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2、社会学理论空间转向的意义
空间进入社会学视野,或者说空间(或地理)想象力在社
会学理论中的引入在某种程度上为人们重新思考现代性和
后现代性提供新的切入点,空间性成为洞察人类社会的重
要纬度。可以说,对空间的社会学分析为我们提示一种新
的实践方式,一种新的政治策略与视野。
二、古典社会学理论的空间叙述
1、马克思有强烈的地理和空间直觉,敏锐地注
意到资本主义的兴起导致时间对空间的消解,而
空间的形态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
中出现重大转型。但是,空间
主要被马克思看作是诸如生产
处所、市场区域之类的自然语
境,隐约论及到空间的社会性。
2、涂尔干指出时间和空间是社会的构造物,空
间具有社会性,特定社会的人都
以同样的方式去体验空间,社会
组织则成为空间组织的模型和翻
版。然而,涂尔干的表述到此为
止,并未试图进一步澄清空间的
社会性的具体纬度。
3、齐美尔是古典社会学理论家中对空间最有洞
察力的一位,其论文《空间社会学》可谓社会学
视野下最早专门探讨空间议题的文献。
齐美尔认为空间是社会形式得以成立的条件,但
不是事物的特殊本质,也不是事物的生产要素。
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动机集结在一个区域内,但发
生的种种事件都会受到空间条件的制约。
齐美尔在《空间社会学》一文中指出空间具有五
种基本属性:
一是排他性;二是空间被分割地使用;三是空间
可以固定其中的内容,形成特定的关系形式;四
是是否具有空间接触能够使社会互动的参与者之
间的关系性质发生变化;五是空间中群体流动性
越强,社会分化程度越低。
三、现代社会学理论的空间论述
1、列斐伏尔:建构空间的一般理论
列斐伏尔作为空间理论的奠基人
之一,其主要贡献在于对马克思
主义进行空间化阐释,并由此影
响后世社会学理论的发展。
第十二讲 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空间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