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把栏杆拍遍精品 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把栏杆拍遍
梁衡
教学目标:
1、 解读文本所引辛词及其他作品,体会“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的意蕴。
2、领悟以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脊梁的精神实质。
二、教学设计:
1、重点。
体会“把栏杆拍遍”的内含,引起学生对辛弃疾其人的认识。
2、 难点。
学习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脊梁的精神。
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有三篇散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数理化通俗演义》,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作者简介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 栏干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 尽西风, 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 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 倩何人、 唤取红巾翠袖, 搵英雄泪?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这首词是词人做建康通判时所作。登高远眺,观山河破碎而英雄无用武之地,词人满腔悲愤难以抑制,不禁捶胸顿足,大声疾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下片连用三个典故与词人激切之情感交融,造成深宏博大的意境,纵横排闼的气势。全词充溢着忧国忧民的愤激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恨之气。
辛弃疾
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居士
历城人。
绍兴三十一年(1161),参加耿京领导的起义军,担任掌书记。
绍兴三十二年(1162)擒拿张安国。
宋高宗任命其为江阴签判,开始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时才23岁。
淳熙八年(1181)冬,42岁时,受弹劾被免职,归居上饶,闲居20年。
宁宗嘉泰三年(1203),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64岁的他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于开禧元年(1205)重回故宅闲居。
把栏杆拍遍精品
解题
为什么作者将题目拟为把栏杆拍遍?
《水龙吟》中把栏杆拍遍的典故: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看不惯丑恶世相的刘孟节, 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日: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
所以,“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
第一部分:(1)辛弃疾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独特地位。
第二部分:(2-16)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
第三部分(17)多种因素成就一个爱国词人辛弃疾。
结构划分:
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在作者看来辛弃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提示:抓住作者评析时的关键句)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关键句:“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在作者看来,辛弃疾其实是一位“时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他“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最终以文为业”,成为一位大词人。

把栏杆拍遍精品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09482357
  • 文件大小1.04 MB
  • 时间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