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伤寒论》半夏散及汤临床运用1例-论文.pdf.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江西中医药2014年2月第2期总45卷第374期于心中,其支脉挟咽;足少阴经脉从肾上贯肝膈,人肺中,循喉咙,挟舌本。本证是由风寒客于少阴经脉兼见痰湿阻络所致,风寒与痰湿相壅,阻滞少阴经脉循行之咽喉,故咽痛难忍,应强调其证为寒证,正如陈亦人所说:“半夏散及汤,药用半夏桂枝甘草,乃是通阳散寒祛痰利咽,与少阴何涉?于咽痛中提出, 亦是为了鉴别,提示咽痛并非都是热证,也有寒证。”u治宜通阳散寒,涤痰散结,方中半夏涤痰散结,桂枝通阳散寒,炙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三药合用,则风寒可除,痰湿可化,咽痛自止。方名半夏散及汤,即是说既可作散剂,也可改成汤剂。笔者兹举半夏散剂汤临床运用1例如下: 患者,刘某,男,46岁,农民。患者于2013年8 月18日就诊,因不能言语,其妻子代诉,1周前因天气炎热,干完农活后冲冷水澡,晚上还喝了2瓶冰啤酒(平素喜酒);第二天清晨罹患感冒,因头痛发热而住进当地西医院,按感冒常规治疗(打点滴、服用阿莫西林等西药)4、5天,感冒缓解而出院。出院2 天后,自觉咽喉疼痛难忍,声音嘶哑沉重,几乎不能言语。刻下见咳嗽,咳吐痰白稀,量少;查其咽部,红结,处以半夏汤:法半夏10g,桂枝10g,炙甘草10g,2 剂,水煎服,日3次,并嘱待汤稍冷后,慢慢吞下,忌食腥辣等刺激性食物。二诊,咽痛减去大半,语音开,但仍轻度嘶哑,异物感消失,但觉胸闷堵气、微烦,咳嗽减轻,不吐痰,苔白微厚。守方加减:法半夏 10g,桂枝10g,炙甘草10g,厚朴10g,黄芩3g,桔梗 12g,紫苏叶12g。3剂,水煎服。三诊,咽痛消失,说话如常。体会:本证中,患者平素嗜酒,体内易生痰湿;冲凉受寒,经住院治疗,表证未除,患者微恶风、咳嗽、脉浮,即是佐证;残留之寒邪与体内痰湿相壅,客于少阴经脉循行之咽喉,则咽痛;寒湿闭阻肺系,肺气失宣,则声音嘶哑。故用半夏汤化痰散结,通阳利咽。二诊时,患者微烦,有化热趋势,故加黄芩清肺热;胸闷咳嗽,肺气不宣,故加桔梗宣肺利咽止咳,加厚朴行气化痰除湿,以助开结;桂枝合苏叶解除残留之表邪;诸药合用,方证相符,故疗效肯定。参考文献[1][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06. (收稿日期:-29)责任编辑:李丛 45·

《伤寒论》半夏散及汤临床运用1例-论文.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engjiong621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