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赏析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2、培养学生诵读、品析鉴赏、概括表达能力,体会作者感情,多角度把握作品内涵。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
立足文本,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内涵,了解古诗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
运用恰当的语言概括诗句的意境,欣赏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中考,明确题型
1、2018年12题展示,明确题型:古诗赏析。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值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2分) (2)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3分)
2、课前学习情况分析。
二、导入新课,初显身手
1、检查预习情况,小组互改展示。 2、提问答题思路。
展示作品《少年行》《折杨柳》
三、方法指引,能力提升
1、展示例题《村行》。
2、尝试用“读作品,抓意象,赏画面,品意境。”的方法读诗。
四、学以致用,实战演练
1、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秋兴八首》(其一)《从军行》《陇西行》。
2、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五、学有所获,小结法宝
1、方法: 读作品,抓意象,赏画面,品意境。
2、读:从文本中获取第一手材料(感性材料)的唯一途径。
联:联系社会、文化、政治,作者生平等因素,联系所学过的古诗。
悟:在文本的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结:赏析结果总结。
六、作业布置,大显身手
作业完成《古诗文训练专刊》229-231页 附加题
十 五 夜 望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庭地白树栖鸦”一句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情景?(2分)
2、“落”在炼字上颇有妙处,试做简要分析。(2分)
新 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2分)
2.“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2分)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类。②怀古类。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⑤闲适类。⑥借景抒情类。⑦托物言志类。⑧爱情类。⑨民生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
六、课外古诗词诵读 -别云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