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 学前教育
建议学时: 240
编 制: 学前教育教研组
专业负责人:
专 业 部:
审 核 人:
编制日期: 2014 年 6月 10日
某某职业技术学校
2014年 6 月 10 日
一、前言
(一)课程定位
1. 课程性质
《钢琴》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主要研究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钢琴课以音乐育人为基本理念,培养具备一定的钢琴弹奏能力、理解作品能力和教学能力,具有较全面音乐综合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幼儿园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钢琴课是培养学生基本弹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为相关课程的学习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起到支撑和保障的作用。
2. 相关课程
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有基本乐理,视唱练耳、歌曲演唱、即兴伴奏、合唱指挥等专业课程。
3. 设计思路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对学生实际情况、职业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分析,根据学前教育的特点,本课程设计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相结合,突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立足于基本弹奏技能和弹奏技巧的学习,将学生实际演奏能力的培养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很好地结合,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将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很好地结合。
课时安排为第一学期每周2课时、第二学期每周2课时、第三学期每周4课时、第四学期每周4课时,详细课时分配如下表:
学期
内容
课时
总课时
讲授
实践
考核
一
钢琴基础知识与 弹奏入门训练
40
14
22
4
二
钢琴的演奏技巧训练
40
14
22
4
三
提高弹奏技巧训练
儿童钢琴曲(中外名曲)
80
30
46
4
四
为歌(乐)曲配简易伴奏
80
30
46
4
合计
240
88
136
16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技能和素质:
(一)知识目标
了解钢琴的基本理论和演奏方法,理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钢琴作品的风格与奏法,掌握相当于车尔尼练习曲599程度的练习曲和乐曲的弹奏与学习。
(二)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掌握钢琴的弹奏方法和触键技巧,学会音乐语汇和内涵,提高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读谱能力和初级演奏能力。
(三)素质目标
通过钢琴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艺术,提高艺术审美意识,提高音乐鉴赏力和表现力,培养事实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提升职业素养。通过学习本国音乐作品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学习其他各国音乐作品,培养尊重各国音乐艺术,了解多元文化,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序号
教学项目
教学任务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教学设计建议
课时
一
钢琴基本知识与弹奏入门
1、识谱及指法训练
⑴了解钢琴弹奏的基本常识
⑵学会识谱及简单音阶的指法。
⑶了解小乐曲所表现的的音乐形象。
⑷了解小乐曲中使用的弹奏方法。
⑸学会区分不同节奏节拍。
熟练掌握基本弹奏技巧中的断奏和连奏。
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及表达情感,学会练习曲中需要的各种技巧,培养正确弹奏的能力。
采用集体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五线谱黑板,钢琴等教具。运用教师讲解,课堂练习,小组检查,书面作业等方式进行教学。
理论(6)
实践(12)
2、基本弹奏方法训练
⑴学会钢琴弹奏中的几种基本技巧,达到每课弹奏的基本要求。
⑵初步掌握断奏、连奏以及跳奏法。
⑶学会小乐曲中出现的乐理知识。
⑷掌握小乐曲的弹奏及感情。
熟练掌握基本弹奏技巧中的断奏、连奏。理解作品的音乐形象及表达情感,学会乐曲中需要的各种技巧,培养正确把握小乐曲风格的能力。
采用集体教学模式。运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巡堂,分组回课的形式进行教学。
理论(6)
实践(12)
二
钢琴的演奏技巧
(1)掌握双音弹奏的技巧。
(2)熟悉不同度数之间的双音如何弹奏。
能够听辨双音是否弹奏清楚。
能够辨别不同度数之间的双音是否协和。
采用集体教学模式。运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巡堂,分组回课的形式进行教学。
理论(2)
实践(
《钢琴》课程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