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圣经山导游词 3篇圣经山风景区位于山东省文登市葛家镇西北区,方圆近 8 平方公里,是’ 海上仙山之祖’ 的胶东半岛第一山,昆嵛山南延的支脉。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威海圣经山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威海圣经山导游词范文 1: 圣经山不仅有其独特的自然风光, 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道教文化, 是中载,远在汉唐之际,这里就寺观林立,洞庵毗连,香火不绝。至今,圣经山还遗留下混元殿、三清殿、三官殿、众仙坟、朝阳洞、老君庙、龙王庙、山神庙、东华宫、东华洞、玉皇阁、天门、卧仙石等众多道教遗迹。圣经山主峰海拔 385 米, 其山顶矗立着一块长约 米、高约 6 米的巨石,其上阳面阴刻有《太上老子道德经》上、下两卷, 146 行五千余字,每字长约 10 厘米,颜体楷书,略带魏风,圣经山因此圣经山而得名。《文登县志》载: “此摩崖大抵金元诸真人所为”。至今,圣经山还遗留下混元殿、三清殿、三官殿、众仙坟、朝阳洞、老君庙、龙王庙、山神庙、东华宫、东华洞、玉皇阁、天门、卧仙石等众多道教遗迹。一九九一年, 文登市为发掘弘扬民族文化,以“旅游搭台、经济唱戏”为主题, 开发了圣经山风景区,至今已投资 4000 多万元,修复了古迹,改善了区内外道路交通,并建成了通往圣经山全长 1680 米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单线循环脉动车组厢式高空索道,形成了集道教文化、古今书法石刻、自然风光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山水化”特色。圣经山距威海市区 65 公里。昆嵛山曾被北魏史学家崔鸿誉为“海上仙山之祖”,主峰泰礴顶, 海拔 923 米, 南临黄海, 北有蓄水量一千万立方米的高山湖泊, 是一处理想的避暑旅游胜地。圣经山不仅有其独特的自然风光, 还蕴藏着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 是中国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至今, 圣经山还遗留下混元殿、三清殿、三官殿、众仙坟、朝阳洞、老君庙、龙王庙、山神庙、东华宫、东华洞、玉皇阁、天门、卧仙石等众多道教遗迹。形成了集道教文化、古今书法石刻、自然风光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山水文化”特色。每年 5月,圣经山还举行文登昆嵛山会,届时,人山人海,十分热闹。圣经山索道全长 1680 米,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单线循环脉动车组厢式高空索道。威海圣经山导游词范文 2: 圣经山风景区位于文登市葛家镇西北区,方圆近 8 平方公里,距市中心 20 公里,是曾被北魏史学家崔鸿誉为“海上仙山之祖”的胶东半岛第一山昆嵛山南延的支脉, 距主峰泰礴顶( 海拔 923 米)5 公里, 区内山峰连绵, 苍松翠柏, 南临一片平原直连黄海, 北依蜿蜒于崇山峻岭中的昆嵛山高山湖( 蓄水量 亿立方) ,山青水秀,林深谷幽,风光秀美。这里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 , 常年降雨量 900 毫米, 无霜期 200-20 5 天,一年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理想的观光、休闲、避暑胜地。圣经山不仅有其独特的自然风光, 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道教文化, 是中载, 远在汉唐之际, 这里寺观林立, 洞庵毗连, 香火不绝。至金大定七年( 公元 1167) , 陕西咸阳道土王重阳游东海来此, 在圣经山的“讲经庵”传经布道, 创立了“全真教”, 并收下七个弟子, 后称“北七真”, 其弟子邱处机后受成吉思汉嘉封, 掌管全国道
威海圣经山导游词3篇.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