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 治疗指南 2010 年第 1版斯璐译郭军审校指南进展总结 2010 年第 1 版与 2009 年第 1 版的主要区别: 第2 页: ?病理报告:“有丝分裂”由 2B 类证据改为“ 2A ”类证据?临床分期: “Ⅲ期(前哨淋巴结阳性),Ⅲ期(临床发现淋巴结转移),Ⅲ期(移行转移)”改为“ III 期”第3 页: ? IB 期, II期 N0 ?分期检查:内容更加清楚,详细见指南。?“鼓励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改为“讨论并实施前哨淋巴结活检”?原脚注“e”与原脚注“g”内容互换,具体见指南第4页? III 期移行转移,原发治疗:“考虑前哨淋巴结活检”改为“如移行灶可切除,考虑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第5页? IV 期,分期检查中:去掉了“胸片和/ 或胸部 CT ”第6页?各期随访内容均有改动,详细见指南第9页?远处转移,检查:去掉了“胸片和/ 或胸部 CT ”?广泛转移,但无脑转移:去掉了“一线、二线治疗、和体能评分等”(放在 13页) ,改为“全身治疗”?有脑转移:去掉了“临床试验”第 10 页(活检原则) ?将“如有卫星灶,须写入报告”改为“如有微卫星灶,须写入报告“第 13 页(全身治疗原则) ?将“替莫唑胺,达卡巴嗪和高剂量 IL-2 “从 2B 类证据改为” 2A“类证据临床表现病理报告初始检查临床分期可疑色素病灶活检 a 未能诊断再次活检肿瘤厚度+ 是否溃疡+ 有丝分裂率+ 活检深度和病灶边缘情况+ 有无卫星灶, 如有须写入报告+ Clark 分级(厚度≤ 1mm ) · 病史和查体, 注意局部及区域淋巴结· 全身皮肤检查· 评估黑色素瘤相关危险因子 c 0 期原位癌或ⅠA 期(厚度≤ 1mm , Clark Ⅱ或Ⅲ级) 无不良指标 d)(转第 4 页) ⅠA 期( ( 厚度≤ 1mm , Clark Ⅱ或Ⅲ级) 有不良指标d) ⅠB 期, Ⅱ期(中高危) (厚度≤ 1mm ,有溃疡, Clark Ⅳ-Ⅴ级或> 1mm , 任何类型), N0 (转第 2 页) Ⅲ期(转第 3 页) Ⅳ期(转第 4 页) 远处转移确诊黑色素瘤 b a参照“活检” b 如果诊断性活检未能诊断,宜再次活检; c 危险因素:黑色素瘤家族史,黑色素瘤既往史,非典型痣或发育不良痣; d 不良指标包括切缘阳性,切缘深,广泛退行性变,高有丝分裂率临床分期检查初始治疗辅助治疗 0 期原位癌或ⅠA 期无不良指标 d) 原发灶扩大切除 g 参看随访原发灶扩大切除 g(1类) 不加前哨淋巴结活检ⅠA期(有不良指标) 病史和查体; 进一步影像学检查仅限于评价特异症状或体征时( CT , PET , MRI ) 考虑行前哨淋巴结活检 e 原发灶扩大切除 g(1类) 加前哨淋巴结活检h 前哨淋巴结阴性前哨淋巴结阳性参看 III 期扩大切除 g(1类) 不加前哨淋巴结活检如果 IB, IIA 期: 临床试验或观察如果 IIB , IIC 期: 临床试验或α-IFN i( 2B 类) 或观察ⅠB期, Ⅱ期(厚度≤ 1mm ,有溃疡, Clark Ⅳ-Ⅴ级或> 1mm , 任何类型), N0 · H&P · IB,IIA 期无需再检查· IIB-IIC 期胸片( 可选) 常规影像检查不推荐如有临床症状,可进一步行影像学检查讨论并实施前哨淋巴结活检 e,f 前哨淋巴结阴性扩大切除 g(1类) 加前哨淋巴结活检h 前哨淋巴结阳性参看Ⅲ期检查和治疗; d不良指标包括切缘阳性,切缘深,广泛退行性变,高有丝分裂率, e:是否前哨淋巴结活检应考虑患者意愿、并发症和其它因素 f:前哨淋巴结是分期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对于总生存的影响不清楚; g:参照切缘的外科手术原则; h:前哨淋巴结应进行连续切片并行免疫组化检查 i:干扰素可延长 DFS ,但是否延长总生存不清楚临床/ 病理分期检查初始治疗辅助治疗参看随访(转第5 页) Ⅲ期(前哨淋巴结阳性) (隐性淋巴结转移) · 考虑做影像学检查作为基线检查或为评估特异症状或体征( 2B) (胸片, CT ± PET , MRI ) 淋巴结清扫 J或临床实验 K 临床试验或观察或α-IFNi ( 2B 类) Ⅲ期( 临床发现淋巴结转移:显性转移) · 优选细针穿刺,或淋巴结活检· 考虑做影像学检查作为基线检查或为评估特异症状或体征( 2B) (胸片, CT ± PET , MRI ) ·盆腔 CT ,如腹股沟淋巴结阳性原发灶扩大切除 g(1类) + 淋巴结清扫 j 临床试验或观察或α-IFNi ( 2B 类) 和/或如ⅢC 期合并多个淋巴结受累或未清扫干净的考虑病灶基部放疗(2B 类) Ⅲ期移型转移· 优选细针穿刺,或活检· 考虑做影像学检查作为基线检查或为评估特异症状或体征( 2B) 优先外科完全切除至切缘阴性( 2B 类) 如移行灶可切除,
治疗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