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颅内压正常值和颅内压增高的概念
熟悉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掌握颅内压增高的表现、诊断及治疗
掌握脑疝的种类和临床表现
掌握脑疝的概念
熟悉脑疝形成机理及抢救、治疗
第一节 概 述
颅内压(ICP)的形成:颅内压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颅腔内容物的总体积与颅腔容积相互适应,使颅内保持者稳定的压力,称为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
颅腔内容物和体积
颅腔内容物: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
成人颅腔容积:
约1400~1500ml。
脑组织
脑脊液
血液
颅内压的正常值(重点记忆)
正常值:通常用腰穿或直接脑室穿刺测得的脑脊液的压力来代表。~(70~200mmH2O),~ kPa(50~100 mmH2O)。
颅内压增高(重点)
概念: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是颅脑损伤、脑肿瘤、脑积水、颅内炎症等所共有的征象,由于上述疾病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200mmH2O)以上,从而引起的相应的综合征。(必须牢记!)
颅内压的调节与代偿(难点)
脑脊液调节
脑血流量调节
呼吸、血压调节
脑组织调节
颅内压的调节(生理调节)
脑脊液:脑脊液占颅腔容积的10%左右,为主要调节因素。
当颅内压增高时,一部分脑脊液被挤入脊髓蛛网膜下腔,同时,脑脊液的分泌减少而吸收加快,使颅内脑脊液量减少,以抵消增加的颅内压;
当颅内压降低时,脑脊液分泌增加,吸收减少,以维持正常颅内压。
颅内压的调节
脑血流量:血液占颅腔容积的2-11%。脑血流量的调节比脑脊液的调节更为复杂、精细,当颅内压发生改变时,通过血液的流速、血压、尤其是血管阻力的变化来保持脑血流量的稳定。
颅内压的调节
血压、呼吸的调节:可引起小范围波动,心脏收缩期及呼气时颅内压略增;舒张期和吸气时压力稍降。
总之,颅内压可在增加临界容积的5%范围内调节,超过此范围,颅内压开始升高。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颅腔内容物体积或量的增加:脑水肿、脑积水等;
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血肿、脑肿瘤等;
先天性畸形使颅腔容积缩小:颅底凹陷
颅内压增高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