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衡东县中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共4题;共12分)
1. (3分) (2017九上·丰县月考)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干系(gān) 勾当(gōu) 谮害(zèn) 恃才放旷(shì)
B . 瞋视(chēn) 绰刀(chāo) 行事(háng) 诲人不倦(huì)
C . 逞辨(chěng) 腻烦(nì) 佯装(yáng) 精血诚聚(jù)
D . 省得(shěng) 庖官(páo) 星宿(xiù) 面面厮觑(qù)
2. (3分)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老师批改作业废寝忘食,讲起课来强聒不舍
B . 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C . 明天我们的班长就要转学了,弥留之际他给我们每个人都写了留言并且合了影。
D . 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3. (3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
A . 秋天的乐山是一个瓜果飘香、成熟丰收的季节。
B . 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找到了做这一类题的简单方法。
C . “我读经典”系列阅读活动,对改善青少年阅读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
D .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强硬政策防止交通意外不再发生。
4. (3分) (2017九上·日照期末)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本书编撰的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B .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湘行散记》、中篇小说《边城》等。
C . 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举人可直接参加殿试,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D . 古代表示任用提拔的说法有举、拜、陟,如“陟罚臧否”中的“陟”就是提拔的意思;表示降职的有迁、黜、贬、谪,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就是贬官的意思。
二、 说明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共1题;共9分)
5. (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打不碎的韧性陶瓷
①陶瓷,是用物理化学方法制造出来的最早的人造材料。一万多年以前,它的诞生使人类由旧石器时代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然而,陶瓷的脆性一直是它的致命弱点,如果能够克服这个弱点,再加上它原有的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等非常有价值的性能,那么陶瓷材料的前途将远远超过现代的优质合金。
②可喜的是,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克服陶瓷脆性的“药方”。
③首先,从改善内部结构着手。研究表明,在陶瓷的原料中添加少量的氧化钇、氧化镁、氧化钙等粉末,经高温炼制成氧化锆陶瓷后,其中的氧化锆便生成两种晶体:立方晶体和四方晶体。当陶瓷受到外力作用时 , 四方晶体便变成一种单斜晶体,体积迅速“膨胀”。由于晶体的体积急速增大,进而可阻止陶瓷中原先存在的细微裂纹的扩展,陶瓷就不会破裂了。有人在氧化铝坯料中加入二氧化锆,当加入量为基体体积的15%时,陶瓷的硬度可以提高3倍,有人称之为“陶瓷钢”。
④其次,将纤维均匀地分布于陶瓷的原料中,以提高陶瓷的强度和韧性,其原理与我们在石灰中加入纸筋相类似。这是因为,将纤维加入陶瓷原料中,具有以下三大作用:纤维不易拉断,在工作时可承担大部分外加负荷,减轻陶瓷的负担,使裂纹不易产生;纤维与陶瓷体结合在一起后,具有很大的摩擦力,于是,陶瓷的韧性可以大大增加;即使陶瓷出现了细微裂纹,纤维也能将它们紧紧拉住,使裂纹不至于进一步扩展开来。
⑤第三,还在改善陶瓷表面状态方面下功夫。一般来说,陶瓷的断裂大都从表面开始,因此,改善陶瓷表面状态就犹如为防止陶瓷的破损设下了一道屏障。具体方法为:通过化学和机械抛光技术消除陶瓷的表面缺陷;对氮化硅、碳化硅等非氧化物,只要通过控制表面氧化技术,就可消除表面缺陷或使裂纹尖端变钝;通过热处理也可达到表面强化或增韧的目的。
⑥经过特殊加工的陶瓷,再也不是那种碰不得、摔不起的“瓷娃娃”了,即使把它丢在水泥地上也毫无损伤。这种打不碎的陶瓷,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一些高科技领域,如用来制造汽车、飞机、快艇的发动机和其他重要零部件。这类陶瓷材料无疑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明第②段中加点词语为什么要加引号?
(2
衡阳市衡东县中考语文试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