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择题与问答题的解题技巧
怎样做历史选择题?
“得选择题者,得历史高考的天下”
一、审题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
1. 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有没有专有名词、历史概念。明确内涵外延。
2.被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时代特征;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二、解题方法
1.筛选法:根据审题,搞清题目的基本要求,根据基本要求,把四个选项一一过滤,
直到找到正确选项为止。
2.排除法: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或对考察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逐一
排除不正确的,缩小选择范围,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3.简化法:为了增加难度,有一些题目的中心词或限制词有意扩充、复杂化,使学生在
答题时要绕几个弯。这时,我们就需要将复杂的题目简化,可以像做语文一样,划
出题目的主、谓、宾,依据这些关键词来分析被选项。
4.替换法:有的题干中的词是我们平时没有考虑过的,一时不好想,可以找一个接近的
词替换一下,便于思考,如“功绩”可换成“积极作用”,“重大举措”可换成“重
大措施”。
5.直接联想法:此法主要直接回忆课本有关内容,尤其是通过联想分辨时空方面或逻
辑方面最直接的内容。
6.作记号法:题目常出现的词有“最┄、特点是、含义是、原因是、变化有、影响有、”
等等。做题时要将这些词作一个记号,提醒思考时注意审题的方向。
7、题干还原法。题干内容和答案之间必有严密的逻辑联系。解题时首先把题意明显不
符的项目剔除,然后把其他各项纳入题干之中,进行还原思考。
8.猜测法:如果对各选项认识不清,无法确定正确选项的情况下,可用猜测法。猜测
时有以下规律:①一般情况下,选项如超出课本知识范围或超出大纲范围,则为错
误;②选项不属于历史知识则不选;③选项内容是课本上的细枝末节,正确的可能
性小;④选择句子最长的选项;⑤在所有选择题基本答完的情况下,如有个别题无
法确定答案,则大致看一下做好的题目中ABCD的出现概率,将出现概率较小的字
母选中。
▲珍惜第一印象: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选择题越改越错,所以,没有完全的把握,一
般不要修改以前作出的选择。
三、做错选择题的“十种表现”
(时期)匆忙答题。
,深层的含义思维不到位
、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分析能力欠缺
(矛盾、目的)和根本原因(矛盾目的)
▲何处容易设置陷阱:
(1)材料太长,观点隐藏在后半部分:完整阅读
例1、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和洋务派 B.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和革命派
(2)设问为否定式:标记设问关键词
(3)相似题:见到似曾做过的题不要兴奋浮躁,应该一喜即冷静,审题看条件及要求,
选项认真判断。
(4)常见的名词在材料中有特定含义
【规律方法】名言诗歌类选择题
(1)题型特点:名言诗歌类题材,一般为选择题所用,作为高考命题取材容易采点,切入路径宽广。名言诗歌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现状,具有极高的史学研究价值,因而成为近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引用材料。近年各地高考试题中较典型的有川江号子、童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山歌、大学校歌、楹联等。
(2)解题思路:不仅要求学生在解答此类试题时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更需要学生对诗歌名句的背景以及所反映的社会政治、经济和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解题关键是结合名言诗歌大意或其中的内容,建立起与教材知识之间的联系,然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解答。
【规律方法】规范性答题为高考加分
高中历史考试规范答题非常重要。规范答题要求如下:
(1)文字规范化。全国很多省份高考实行网上阅卷,如果答卷文字模糊潦草,则扫描输入电脑后将会更模糊潦草。因此,考生要用楷书或行书书写,不写草体字、简化字,文字要工整,力求美观。
(2)排版段落化、要点序号化。要求答案有段落层次,每个要点都可分作一段落,并且标上序号。
(3)语言学科化。各学科有其语言特点,要求用准确的相应学科语言来表述。历史学科,要求用严谨的历史学科语言来作答,而不能用空洞无物的模糊语言或任意夸张的
历史选择题与问答题解题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