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地 质 大 学
课程名称 陶艺制作与欣赏
教师姓名 沈 毅
学生姓名 谭嘉铭
学生学号 20101000970
学生班级 162101
所在专业 环境艺术设计
陶艺学号 509
论文目录
一 陶艺欣赏---------------------Page3
陶的起源
欣赏一<五大名窑>
欣赏二<青花瓷>
欣赏三<紫砂器>
欣赏四<现代陶瓷>
二 陶瓷的制作------------------Page13
盘条
拉坯
修坯
上釉
三 课程总结--------------------Page16
一 陶艺欣赏
陶的起源
先说一下众所周知的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瓷器、陶瓷的意思,可见中国陶瓷对世界影响之大,实际上,据说china是昌南的谐音,而昌南就是景 德镇在宋真宗之前的名字,因“其器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这就是史载的景德镇名字的来历。而听过八节陶 艺欣赏课之后,至今难忘,下面对课程进行回顾一番。
人类在制造工具和定居之后,开始需要储存食物和饮用水,容器的概念和容器的发明就同时产生了有学者指出:“通常认为,人类在新石器时代或仰韶文化时期,就发明了陶容器;但忽略了前此尚有一个相当长的使用葫芦容器的 时期,然后将葫芦容器作为陶器的天然模型,从而制成陶容器。
我们根据民族志资料可以推断:世界上凡是远古曾生长葫芦的地方,那里的原始先民,在使用陶容器之前,曾先使用天然容器 ---葫芦;而葫芦容器也就是陶容器的现成模型。”
这样的推断大致是不错的 。原始彩陶中有些器形是模拟葫芦器的, 可以算是证明。火的使用是陶器产生首要条件,无庸赘述。但是火的使用在那个阶段和陶的产生相关联,却是饶有兴趣的问题。
考古学和民俗学发现,人类定居以后,火塘在人居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崇拜火,火塘也可以取暖、烧烤和炊煮。当炊煮的需求开始萌动时,葫芦容器不能实现,于是用泥包裹葫芦,以葫芦器为内模烧制粗陶的原始方式就产生了。
欣赏一<五大名窑>:
瓷器发展到宋代,达到了高峰,名窑辈出,品类繁多,当时最著名的,有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它们各有特点,争奇斗艳,为祖国的瓷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 .定窑
烧瓷地点在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曲阳县宋属定州,定州唐末、五代以来是义武节度使的驻地,是一个地区的政治中心,所以称其为定窑。
定窑宋代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釉、酱釉、绿釉及白釉剔花器。白釉装饰有刻花、划花与印花三种。
定窑产品的第二个特点即有刻、划、印的花纹,这是与唐代邢窑的白瓷明显不同的地方。唐代邢窑白瓷多是素瓷,没有花饰。
第三,定瓷有芒,芒是指因用复烧方法,而出现中部无釉的缺点。
2 .汝窑
河南省是我国北方瓷器的重要产区,不少瓷窑集中在豫中地区。宋代这里先后出现了几个驰名于时的瓷窑,临汝窑就是其中之一。一部分烧宫廷用瓷,就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汝窑;另一部分烧民间用瓷,为便于区别,今称为临汝窑。汝窑的特点主要是:一、釉色青而润泽。二、开创了青瓷印花的特殊风格。三、通体有极细的纹片,宛如冰裂,蟹爪,但也有裂纹的。四、底部有细小的支钉烧痕。这是由于汝窑改变了定窑复烧的做法,用细小支钉托住。
3 .官窑
据说宋大观、政和年间,徽宗曾下令在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建窑烧瓷,供宫廷使用,这就是所谓“官窑”。为了与南宋的官窑相区别,有时又称为北宋官窑。北宋官窑的产品釉色以月白为上,粉青次之,天青,翠青又次之。釉内且有冰裂,梅花,蟹爪等细小裂纹,还有带鳝血状的油斑。
北宋汴京官窑随着北宋朝灭亡而终结,高宗南渡后在杭州另立新窑,这是汴京官窑的继续,因称南宋官窑。
南宋时候,在临安(今浙江杭州)有两处官窑。一在凤凰山下的后苑修内司,世称修内司官窑;另一处在郊坛下,称为郊坛下官窑。《格古要论》说:“官窑器,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好者与汝窑相类。
4 .哥窑
哥窑是宋代著名的民窑。相传当时有章氏兄弟二人,
在浙江龙泉县境各设一窑烧瓷。哥哥造的窑称哥窑,弟弟造的窑称弟窑。哥窑产品的最大特点是,釉面有许多浅白的细小裂纹,称为“百圾碎”,纹路交错,形成许
陶艺制作与欣赏结课论文(分以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