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11题;共40分) 1. (2分) 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 河谷地区水源充足 B . 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C . 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 . 河谷地区热量较好 2. (4分)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 近年来在经历“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如下图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获得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③加强了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④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3. (4分) 东南亚的热带雨林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下图为“东南亚地区油棕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依据上面图文材料推断( ) A . 油棕种植注重社会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B . 热带雨林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 C . 为保护雨林生态,农业生产宜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 D . 经济可持续与生态可持续相互矛盾,不可协调 (2) 油棕产业链中( ) A . 油棕种植业属小型自给自足农业 B . 油棕产业链常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 C . 方便面生产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D . 棕榈油榨取工业宜靠近原料产地 4. (4分) (2017高二下·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期中) 读“中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有明确区域边界的是( ) A . 库布齐沙漠 B . 土默川平原 C . 呼和浩特市 D . 阴山山脉 (2) 河套平原从“地固泽卤,不生五谷”发展成为“塞外粮仓”主要是由于该地( ) A . 地质条件稳定 B . 年降水量增多 C . 灌溉条件改善 D . 黄河水量减少 (3) 河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 . 湿地破坏 B . 森林锐减 C . 水土流失 D . 土壤盐渍化 (4) 造成河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 土壤 B . 海拔 C . 水 D . 热量 5. (4分) 下列不属于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经济衰退原因的是( ) A . 资源衰减 B . 劳动力不足 C . 设备老化 D . 污染严重 6. (4分)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 市场广阔 B . 原材料充足 C . 劳动力素质高 D . 国家政策倾斜 (2) 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 A . 产业结构调整 B . 原材料枯竭 C . 市场需求减小 D . 企业竞争加剧 (3) 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 . 资金充足 B . 劳动力成本低 C . 产业基础好 D . 交通运输便捷 7. (4分) (2019高三上·张家口开学考) 城市用地密度是指城市某圈层各类土地利用面积与该圈层总土地面积的比值,下图为长沙市1989年和2014年居住用地、工业用地、服务用地三类用地密度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989年长沙市( ) A . 居住用地在各圈层用地密度均最高 B . 工业用地在距市中心5km面积最大 C . 服务用地密度由中心向外围逐渐下降 D . 各类用地主要集中在5km内中心圈层 (2) 由图可知1989年至2014年长沙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