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改革与解体.doc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新授课)
【理论支持】
根据中国现代史和苏联历史的相关知识,特别注重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 验教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和苏联解 体的时间。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赫鲁晓夫改革的成败,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苏 联社会的各种矛盾,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
难点:苏联的解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前延伸
一、基础知识填空答案
阅读“赫鲁晓夫改革”子目,完成填空。
「开始时间: 在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后
内容:主要针对 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方面采取了
赫鲁晓夫改血 一些改革措施
,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 的政治经济体制
(答案:赫鲁晓夫斯大林经济、政治斯大林模式)
阅读“苏联的解体”子目,完成填空。
r开始时间: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
内容:针对苏联经济发展面临的停滞局面,首先把—改革作为重点,
戈尔巴乔夫改革^ 但没有取得成果;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到—方面
影响:苏联的 发生急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山一党制转变为
I 制,国家权力—。各加盟共和国脱离—的趋势随之加强。
(答案:1985经济政治政治体制多党制分散苏联)
r时间:年底
导火线: 事件
苏联解体] 「直接:改革
、原因T
、根本:
(答案:1991八一九戈尔巴乔夫改革斯大林模式)
二、预习思考题及答案
阅读“赫鲁晓夫改革”子目,思考下列问题。
1、赫鲁晓夫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 体制)
阅读“苏联的解体”子目,思考下列问题。
1、戈尔巴乔夫改革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案: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 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课内探究
一、 导入新课:由苏联导入
二、 检查预习情况:课前将学案全部收上来逐一检查
二、布置学生自学:
学生自主探究题:
没有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会解体吗?为什么?
点拨方法:要注意思考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参考答案:会解体,因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斯大林模式,只要模式不改变,苏 联最终都会解体。
小组合作探究题:
从苏联的解体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点拨方法:注意联系解体的原因等
参考答案:改革要结合国情;社会主义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等。
四、 教师精讲点拨:
知识点辨析:
斯大林模式:指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苏联解体的原因:主要从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两个方面来理解
探究题评析:
注意领会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知道改革要结合国情,国家要制定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政策
规律总结:
知道赫鲁晓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都是从经济、政治两个方面进行改革的
方法指导:
(1)分析原因要注意挖掘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五、 课堂反馈训练: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赫鲁晓夫的下台
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西方的干涉
由于各种矛盾激化
参考答案:B
讲评策略:分析根本原因,要紧紧抓住斯大林模式
关于戈尔巴乔夫改革叙述正确的是( )
①改革开始于80年代②先以经济改革为重点后以政治改革为重点③使苏联的经济增 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④导致苏联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参考答案:C
讲评策略:抓住“戈尔巴乔夫改革”几乎没有任何成效,因而排除了③
苏联解体的时间是( )
20世纪80年代中期
1989年下半期
1990年初
1991年底
参考答案:D
讲评策略:这一题没有太多技巧,需要记住苏联解体的具体时间即可。
历史证明适应本国国情的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下列问题:
(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推行改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 最早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是谁?
(3) 赫鲁晓夫改革的成效如何?
(4)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苏联事实改革的领导人是谁?
参考答案:(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2) 赫鲁晓夫
(3)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 制
(4) 戈尔巴乔夫
讲评策略:这一题对知识点的要求较高,要能够对知识点很熟悉,并简单灵活运用, 评讲时特别要对几个人进行区分。
课后提升
一、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