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顶管施工工艺_secret1、液压顶管法施工的原理
工程施工原理是在管道的沿线按设计的方案设置工作井和接收井,工作井内设置坚固的后座,吊进油压千斤顶以及要顶进的混凝土管,接好照明,油管等管线, 然后用油压千斤顶缓慢顶进,通过人工开挖方式,将混凝土管顶进。在顶进的过程中通过激光经纬仪测量顶管的方向,边顶进边排土边调整,直至将混凝土管顶至接收井内。工作流程如下:
现场勘察与探测 测量放线 工作坑设置 设备进场安装 液压顶管 场地清理 竣工验收
工作场景:
上图仅是主机及工作坑示意图,加上附属机械及材料、备件等,整个工作坑场地面积需20㎡才能满足施工需要。
2、液压式顶管施工技术方案
21测量放线
根据规划施工,先用经纬仪在现场地面上准确放出管道铺设的中
线控制桩,控制桩必须保护好,待工作坑挖好后,再用经纬仪将管道中线控制桩引至工作坑保护好,确保施工使用时管道中线的准确度。
22 工作坑设置
1、工作坑设置及规格
为节约成本和优化施工,根据施工图设计基础,采取检查井所在位置设置工作坑,避免修筑检查井时重复开挖,且检查井间距70m,符合一次性顶搞施工要求。工作坑底部为矩形,坑底尺寸为5m(长度)×4 m(宽度),高度H(36~58m)根据污水管道设计埋深确定。
2、工作坑土方开挖
工作坑挖土采用机械开挖,并与人工配合操作。土方开挖前先做好定位放线工作,对施工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及构筑物进行技术交底,查明地下管线走向及埋深。并设专人会同相关单位对地下管线进行监护,确保地下管线及构筑物的安全。首先开挖上层土,采取从上往下逐层开挖的方式,严格遵循“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及“大基坑小开挖”的原则。工作坑边不准堆积弃土,不准堆放建筑材料、存放机械、水泥罐及行车。基槽边外部荷载不得大于15kpa。槽边不得有常流水,防止渗水进入基槽及冲刷边坡,降低边坡稳定。工作坑挖掘支护完成后,立即进行彩钢板围挡,并设立醒目施工安全警示标志。
3、工作坑支护设置
根据施工设计和现场情况分析,为防止工作坑坡面坍塌,坑壁应作支护处理。采用20mm厚木板(或采用钢模板)钢管支撑,满铺设
置,保证工作井能顺利施工。
4、工作坑排水
液压顶管要求操作坑内无水作业,基坑底面的浮泥应清除干净并保持平整和干燥。施工期间若出现暴雨天气,坑内四周以土筑03m宽,04m高土埂拦水,坑内挖03m×03m边沟,将雨水以3‰坡率引往集水坑,及时用Φ50口径污水泵排出,不致浸泡边坡和影响作业。
5、工作坑底板设置
土方支护完成后即可浇筑底板混凝土垫层。坑底面应尽量整平;清除浮泥,防止封底混凝土和基底间渗入有害杂质;底脚与封底混凝土接触面处的泥污应予清除;底板垫层混凝土强度为C10,厚度为100mm。底板预埋导轨以便于管道顶进。
6、工作坑后基座设置
由于该路段地下土质强度不够,不能作为天然后背墙,另设整体式后座墙做为后背,后座墙的整体强度需保证在设计顶进力作用下不被破坏,后座墙尺寸设计为1 m×08m×1 m,混凝土强度为C25,为现场浇筑钢筋混凝土,内置φ******@200×200的钢筋笼。后座墙完成后加垫20mm的厚钢板组成装配式后背墙,满足顶管的最大顶力。
如下图所示:
23顶力计算与后背设计
本工程是将混凝土墙加垫钢板作为千斤顶的后背墙。
1、后背结构及抗力计算
后背作为千斤顶的支撑结构,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压缩变形要均匀。
所以,应进行强度和稳定性计算。本工程采用现浇整体式后座墙组合钢板结构,这种后背安装方便,安装时应满足下列要求:使用千斤顶的着力中心高度不小于后背高度的1/3。
①顶力计算
推力的理论计算:(以Φ800mm计算)
F=F1十f2
其中F—总推力
Fl一迎面阻力 F2—顶进阻力
F1=π/4×D2×P (D—管外径096m,P —控制土压力)
P=Ko×γ×Ho
式中 Ko—静止土压力系数,一般取055
Ho—地面至掘进机中心的厚度,取最大值523m
γ—土的湿重量,取19t/m3
P=055×19×523=547t/m2
F1=314/4×096×2×547=824t
F2=πD×f×L
式中f一管外表面平均(根据顶进距离平均淤泥土)综合摩阻力,取16t/m2
D—管外径096m
L—顶距,取值70m
F2=314×096×16×70=33761t。
因此,总推力F=824+33761=34585t。根据总推力、工作井所能承受的最大顶力及管材轴向允许推力比较后,取最小值作为油缸的总推力。工作井(Φ800
液压顶管施工工艺 secre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