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琥珀》第二课时_教学设计20 《琥珀》第二课时 _模板
教学目标:
1、基本技能目标: 了解课文叙述的特点。认真阅读课文,通过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
培养、提高学生想象力。
2、基础知识目标: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语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理解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想象的,体会科学
家想象的合理性,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根据这块琥珀进行想象的, 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性。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琥珀》的教学 .课件。
一: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第 20 课琥珀。
我请一个同学来板书一下。 ( .课件出示课题,生齐读)
二:新授
(一)教学第三部分
1、课文里有这样一个生字, ( .课件出示 “推测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那什么叫推测呢?(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 .课件出示)
2、请大家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思考文中哪地方是 “已经知道 ”的事?哪些地方是
”不知道 ”的事?( .课件出示问题) (生边读边想)
(这块琥珀的样子是已知的,而它的形成过程和条件却是未知的。 )
3、我们先来讨论已知的,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第三部分,结合书上
的插图,想一想,这块琥珀有什么特征?(生边读边想)
(生答 .课件出示)
:它是由松脂球演变而成的透明化石。
B:这块琥珀里躺着 “苍蝇和蜘蛛 ”两个小东西。
C:我看到这两个小东西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它们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4、这段课文主要点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这段课文主要点明了琥珀的发现对科学的研究价值)板书:价值
(二)教学琥珀形成的过程
1、我们已经了解这块琥珀的样子了,但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作
者推测出了一个故事,大家都看过故事了,从中你知道了什么?(看到这个有趣的故事,我知道了琥珀是松脂球的化石)(我懂得了透明的琥珀里的两个小动物的来历)
2、大家发言很积极, 但讲的不够具体。请你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 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 .课件出示问题)
:想想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
B:这块琥珀的形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C:这块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
可以四人一小组讨论。 (生讨论)
3、你觉得要想知道琥珀形成的过程,必须先弄清什么?
(必须先弄清琥珀形成的条件)
那琥珀形成的条件有哪些?(生回答 .课件出示答案)
:炎热的夏天。
B: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
C:时间的巧合。 (随机出示)
4、那这只苍蝇和这只蜘蛛是怎样出场的呢?我请一个同学读一读第 3、4、 5 自然段。、
(指名读)评价
指导读的语气:第 3 自然段读得要轻快,第 4 自然段要读出苍蝇悠闲自在的样子,第 5
自然段要读出小苍蝇将被蜘蛛吃掉时的紧张。 (再指名读)
5、师:正当蜘蛛要吃掉苍蝇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请大家带着问题默读第 6—— 9
20《琥珀》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