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
第一节 心理卫生概述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报道全球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发生率约为20%;
美国精神卫生研究所(1990)报告全美18岁以下儿童中17%~22%患有可诊断的心理、行为和发育障碍;
我国对22个城市4~16岁儿童进行调查(1994)结果,%。
“标准”
智力发展正常
情绪愉快,反应适度
心理发展与年龄相符
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
个性的稳定和健全
智力发展正常
情绪愉快反应适度
心理发展与年龄相符
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
个性的稳定和健全
定义:是人的感知觉能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的综合,其中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
智力发育的趋势(年龄特征)负加速趋势。
性别特征:智力结构上各具特色,IQ无差异。
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后天教育环境生活环境、个人努力程度。
检验:智力测验。智力水平一般用智力商数(IQ)来表示
智力发展正常
情绪愉快反应适度
心理发展与年龄相符
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
个性的稳定和健全
定义: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儿童心理健康的核心是情绪愉快。
情绪健康: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强
智力发展正常
情绪愉快反应适度
心理发展与年龄相符
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
个性的稳定和健全
人在不同年龄阶段有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心理健康者应具有与多数同龄人相符的心理行为特征。
智力发展正常
情绪愉快反应适度
心理发展与年龄相符
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
个性的稳定和健全
人际关系:人们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各种交往和联系发生多种的相互关系。
儿童的心理活动得以形成和发展,有赖于与人交往的发展。
智力发展正常
情绪愉快反应适度
心理发展与年龄相符
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
个性的稳定和健全
个性: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特点的总和,包括:性格、兴趣、能力、爱好、气质、才能。
健全稳定的个性表现为健康的精神面貌,有客观而积极的自我意识,能适度控制自己的心理与行为,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注意评价标准的相对性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