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于加强干部日常考察的思考.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加强干部日常考察的思考
“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要选好人、用好人,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考准考实考全干部是基础。在新形势下,科学规范和切实改进干部考察工作方法, 探索完善日常考察干部制度,健全日常考察与定期考察、任职前考察相互衔接、相互印证的工作机制,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题中之义。
实践中,现阶段考察工作基本上采取集中性、 突击性考察的方式,它的优点是,就领导干部队伍整体而言, 能迅速获取考察对象尤其可以是每个领导干部的基本信息, 覆盖面较广,而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马上能“考以致用”。但是,现阶段考察方法也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弊端,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出现考察失真失实的现象。 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三个“不够”上:
、信息不够客观。集中性、突击性的现阶段干部考察方法,考察时间相隔一般较长, 而真正用于考察的时间又很短, 而正是由于这一长一短两个时间上的矛盾, 间接造成了在这考察之间发生的行为和事件,如没有及时发现并加以固定, 这些行为和事件及其折射出来的信息,时间一久,大家会逐渐淡忘,由此加大了信息传递失真的风险。
、信息不够全面。受客观因素影响,集中性、突击性考察时,谈话对象和测评对象极易记起并反映近阶段考察对象的德才表现, 对历
史表现相对容易忽略,形成了管理学中的“近因效应”。实践证明,大家往往容易原谅三五年前犯小错的干部, 而不大会马上原谅刚犯小错的干部。由此收集的干部信息,难以满足“从本质、从主流、从发展看干部”的要求,容易因评价干部平面化而造成片面化。
、信息不够真实。干部考察特别是任职前考察时,一些参与考察的干部群众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做“好人”、担心考察人员跑风漏气、害怕被打击报复、嫉贤妒能等复杂心理,由此“不想讲、不愿讲、不敢讲”真话。另外,由于集中性、突击性考察对平时、一贯表现考察了解得不够深入,造成“拉票”行为有制度漏洞可钻,使参与考察对象碍于情面评价考察对象时往往把成绩最大化、把问题最小化。
造成现阶段干部考察方法,除了干部群众受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带
来的思想多元化因素影响和自身“加工信息”能力欠缺,以及领导干
部的社会角色复杂化, 许多行为具有隐蔽性而较难察觉以外, 从干部
考察工作体制机制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考察方法比较单一。 《选任条例》中规定了考察预告、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个别找谈等考察方法,但就具体的规定来说,还是相对笼统、原则,对具体的考察途径、程序、 结果运用等方面未作出明确的界定,可操作性不强。目前, 实质性地实施了日常考察制度的地区还是较少,具
体实践中也遇到不少问题。 实践中,组织部门主要还是依靠一次性的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来了解干部的情况, 但大量的干部信息仅靠这些现阶段的考察方法是难以掌握了解全面的, 迫切需要进一步创新考察方法,以适应复杂而繁重的考察工作任务要求。
、考察时间过紧、任务过重。现阶段考察工作,往往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在

关于加强干部日常考察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68 KB
  • 时间2021-03-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