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柔性”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课.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柔性”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课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柔性教育;刚性教育;安全;智慧   [中图分类号]   [文件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08―0042―01
  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施的是“刚性教育”,即是非、曲直、善恶完全对立,对比鲜明.非黑即白。这在理论层面上培养了小学生一定的分辨能力.但在实践层面上却显示出学生缺乏变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缺点。当今社会,很多事情难以用简单的道德准绳去判定,老师不仅要让小学生形成基础的分辨能力,还要合适地加入“柔性教育”,刚柔相济,发挥思想品德课程更大的作用。详细来说,思想品德课老师有责任做到以下两点:一要教会小学生“安全”成长,二要引导小学生“智慧”成长。
  一、“安全”成长是让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首要任务
  复杂多变的社会已使小学生的安全问题不能仅仅归属于校园和家庭、老师和父母这么简单,还要让小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具有灵活机智的头脑.妥善处理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老师须向小学生输入的思想就是:在确保本身安全的情况下.在能力范围内考虑事情的应对方法。
  “刚性教育”指出助人为乐是一个美德,但“柔性教育”应指导学生分清助人为乐的对象和场所。比如,老师应教给学生在遇陌生人求援时,多数情况下应保持一定的警戒心,盲目标热心可能会将自己置于危险当中,或被别有专心之人利用。“刚性教育”提倡邪不压正.对生活当中的不合理乃至违法现象要勇于揭发。勇于斗争,但“柔性教育”应引导学生注意斗争的方法和手段。
  在指导小学生“安全”成长的过程中,首先,老师不能只列举社会上的反面事件,强调社会的险恶性.让学生心生恐惧,这么做的后果是学生会产生为避免麻烦,最好凡事全部袖手旁观或能躲就躲的冷漠心理.造成学生逐步丧失社会公德心,失去社会责任感;其次,老师也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让学生分不清方向,产生迷惑。某件事情是该做还是不该做,该做时有哪些正确的做法,不该做的原因又是什么,哪种情况下不该做的事能转化成该做的事等,老师全部要明确地告诉学生,指导小学生“安全”成长。
  二、“智慧”成长能让小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
  当下中国教育的整体情况依然是重智育,轻德育和美育,思想品德课被认为是小学生课程中最不主要的课程。对于部分现实社会中有可能被小学生接触到的“道德争议”问题,假如老师采取不闻不问,或避而不谈、轻描淡写的态度,轻者使小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失去爱好,采取敷衍塞责的态度,从而使思想品德课主要的德

[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柔性”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03-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