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街道绿视率的测定
一、概述
“绿视率”这一概念首先由日本的青木阳曾于1987年提出,是指在人的视野里绿色所占的比率。它是借助照片来判断的绿化空间构成比率。它从视觉感观上反映了人们对绿色的感受。据有关研究表明:绿化好的环境,-,。而且绿化好的环境,人的明视持久度也会有所提高,能消除视力疲劳,听力、脉搏和血压等较稳定,易恢复正常;绿化差的环境,上述人体健康指标不稳定。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绿视率低于15%时,人工的痕迹明显增大,而绿视率大于15%时,则自然的感觉便会增加。
绿视率是与人们视觉和心里感受有关的指标,但在我国还未把它作为绿化的定额指标。目前,我国的绿化定额指标主要有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和绿化三维量等,这些指标的制定,除了考虑景观、经济性、游憩等需要外,主要是以绿地的生态效益为依据。各个绿化指标分别控制绿化的不同方面,都有存在的价值。绿地率是与土地利用有关的指标,绿化覆盖率是与改善地区气候条件有关的指标,人均绿地是与调节空气中的氧碳平衡有关的指标,绿化三维量则是与绿地的综合效益有关的指标。绿视率是从人对环境的感知方面考虑的,并且它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衡量因素,与“绿化率”、“绿地率”相比,“绿视率”更能反映公共绿化环境的质量,更贴近人们的生活。“绿视率”概念的提出,为城市绿化质量的优劣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衡量角度,为城市景观绿化的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真正地实现了景观绿化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实验原理
在人的视野里绿色所占的比率是多少,是很难直接判断的,必须通过借助照片来判断的绿化空间构成比率。在人眼的高度采用照相机对居住区的环境进行拍摄,取得相片,并对相片中的绿色部分进行分析,计算其面积,可以采用重量法、Photoshop或AutoCAD等软件进行分析,然后计算绿视率。
三、仪器与用具
数码相机、电子天秤、计算机、Photoshop、AutoCAD等软件。
四、实验内容及方法
(一)实验内容
。
。
。
。
。
(二)实验方法
-3条街道进行测定。并开展绿化植物种类及基本性状的调查。调查表参考表1-4-2到表1-4-6。
,一般相邻的两点距离为200米。
,且垂直于街道的方向进行照相。用Photoshop软件对相片进行处理,测出绿色部分的面积。
:测量各街道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垂直投影面积,乔木树冠下重叠的灌木和草本不再重复计算,再与公路用地面积的比。
绿视率(%)=相片的植物绿色部分面积(㎡)/相片的总面积(㎡)×100%
绿化覆盖率(%)=绿化覆盖的面积(㎡)/街道的面积(㎡)×100%
实验六 街道绿视率的测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