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文言文 (共1题;共8分)
1. (8分) (2018八上·平潭期中) 古诗文默写。
(1) 岂不罹凝寒,________。(《赠从弟》)
(2) 庭中有奇树,________。(《庭中有奇树》)
(3) ________,志在千里。(《龟虽寿》)
(4) 树树皆秋色,________。(《野望》)
(5) ________,不见曦月。(《三峡》)
(6) 山随平野尽,________。(《渡荆门送别》)
(7) 《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大漠奇特壮美风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 解答题 (共3题;共34分)
2. (10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中留客
[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①,莫为轻阴便拟归②。
纵使③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春晖:春光 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③纵使:纵然,即使。
(1) 诗句“山光物态弄春晖”中的“弄”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你能说说这个字好在哪里吗?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 (9分) (2017八下·金山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箄① , 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②?”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箄,饭今成糜⑤。”太丘曰:“尔颇有所识④不?”对曰:“仿佛志⑤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⑥ , 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废自可,何必饭也!”
《世说新语•夙惠》
【注释】①箄:蒸饭的器具,使米不至于落入水中。著箄,放竹箄。②馏:蒸饭。③糜:稀饭④识:记住。⑤志:记住。⑥更相易夺:互相改正补充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宾客诣陈太丘宿________ ②言无遗失________
(2)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句中“此”指代上文中的“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
B . 这句话表达了陈太丘对二子煮饭成粥这一举动的原谅和劝慰。
C . 这句话含蓄地写出了二子不专心做饭的行为,并委婉地予以了批评。
D .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只要你们学到了知识,即使吃稀饭也是可以的。
(3) 我们在预备年级所学的《陈太丘与友期》中认识了一个聪慧善辩的元方,请结合本则故事,分析元方从小就如此聪慧善辩的原因。
4. (15分) (2011·杭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一)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日:“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二)
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鬻①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日:“其父堕
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