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枕之鉴藏]磁州窑瓷枕
磁州窑瓷枕,器型规整,釉面光润,外观亮洁而端庄,功效实用性强。且大多进行纹样装饰,又有浓厚的文化、艺术内涵,因此颇受收藏兴趣者的青睐。宋元时期,磁州窑成为中国主要的瓷枕生产基地,在磁州当地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瓷枕作坊,如漳河流域的观台等窑场盛产的“张家造”瓷枕;滏阳河流域的彭城诸窑生产的“滏源王家造”瓷枕等,皆为之作。古磁州窑枕含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艺术特色,堪称中国陶瓷艺术百花苑里的一枝奇葩。本文就怎样做好磁州窑枕的鉴和藏,做部分浅显探讨。
一、瓷枕之美
器型特点
中国北方夏季干燥、炎热,盛夏时令人难以入眠。而在古代,大家认为枕用瓷枕可沁人心脾、消炎避暑、益目益读,有着很强的实用功效,因此得以大量生产。中国的磁州窑枕通常用于医用诊脉的,文人书写休息手腕部用的腕枕和寺庙和尚誊录经文垫用的经枕等品种。
磁州窑枕,均中空结构胎体轻盈,含有便于携带等实用特点,不但方便大家外出游玩携带,而且有辟邪、驱魅、求吉祥之功效,其中亦融合宗教和民俗的涵义。
磁州窑枕之器型现有写实性的,又有抽象性的。很多器型是把自然界原始物象进行加工提练,或经过丰富的想象揉合于其中,为了达成这种效果,工匠们制作时采取了轮制、脱坯、泥片粘结等多种高超的工艺技术,以确保器型完美烧造。
唐朝时期,磁州窑的瓷枕体积很小,以后逐步增大。宋元时期出现了荷叶形、狮子形、如意形、孩儿形、豆形、银锭形等器型,这些器型含有不一样的象征意义,如银锭和元宝象征财富,如意和圆形象征幸福美满,荷叶则是佛教中的圣花,寓意高洁和吉祥。
图6中的宋磁州窑珍珠地银锭形枕,枕的形状宛如银锭,两头尖尖,中间下凹,寓意荣华富贵之意。因为器型如古代银锭,故名银锭枕。上面多以刻划花、珍珠地装饰技法,刻划有牡丹、卷草等纹饰,是五代、北宋时期磁州窑瓷枕器型的代表。
磁州窑瓷枕中有虎形和狮子形等兽形枕器型。图7中的金磁州窑黄釉黑彩虎形枕是把卧虎塑造成枕头的形状。虎的额头有一王字,张牙利齿,虎尾弯曲盘在虎头下方。虎背设计成一平面,用于头部枕用,上面画有花鸟纹饰。在民俗中,虎枕有男人避邪和妇女宜男等吉祥涵义。
图8中的金磁州窑花鸟纹如意形枕,为金代磁州窑瓷枕中器型最美的一个品种。枕之器型呈民间老百姓家的如意的形状,故曰如意形枕。其特点是整个瓷枕以优美的曲线组成如意形,蕴意着“万事如意”的吉祥含意。枕面中间略凹,便于大家休息时枕用。如意形枕面正中间绘有婴戏、水禽、鸟兽及鱼虫等形象,这些纹饰通常全部含有寓意吉祥、富裕、期盼家族兴旺等多重意义,表示了磁州窑陶瓷工匠的审美意识。
图9中的元磁州窑白地黑花睡美人枕,该枕中睡美人的形象尤其逼真,将妇人的躯体整合处理成一件实用的瓷枕器型,部分地方进行了夸张和压缩。妇人脸部扩大,身体展现卷曲状。脸部特征刻划成浓眉、大眼、隆鼻、笑靥,展现出极为富态的富贵相。整个身躯部分组成一斜平面,方便于枕用。
为了使瓷枕产品含有枕用舒适、视觉美观及便于生产的特点,在磁州窑器型艺术和制工方面,工匠们充足发挥了她们的智慧。
纹饰之美
磁州窑是中国陶瓷装饰技法中最丰富的民间窑场,装饰技法多达几十种之多,有刻划花、剔花、白地黑花、宋三彩、红绿彩、翠蓝釉等。磁州窑枕上的纹样装饰丰富多样,有花鸟、山水、人物
[磁州窑枕之鉴藏]磁州窑瓷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