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和欧洲教案
专题单元序号
6
标 题
认识大洲
课 型
学 科
地理
年级
七
课题
亚洲及欧洲
第一课时
教 新 授 案 01 课 序 号
学习目标 重难点
1 利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 经过分析亚洲地形特征,使学生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 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形的特点。 2 确立地理位置的方法 2 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
教学活动设计
目标一: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 方法:趣味引导识图法 1 由“亚细亚”和“欧罗巴”两大洲名称的来由,引导学生观 察第二页中得分层设色地形图,找寻相关位置。 2 亚欧大陆的分布范围。 3 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经纬度位置:本初子午线~180°经线 → 关键在东半球,赤道 周围~北极圈内 →关键在北半球 海陆位置:东临 乌拉尔山脉—乌拉
二次备课
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靠北冰洋,西接欧洲,东隔白令海峡 和北美洲相望,西南经过苏伊士运河和非洲相邻。 4 请同学们自己分析一下欧洲的地理位置 目标二: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征 方法:读图分析法 1 观察图 6-3,由颜色的改变总结亚洲的关键地形。 2 找寻关键的山脉和高原; 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等
高原:青藏高原 、伊朗高原、蒙古高原、中 西伯利亚高原等 3 观察亚洲的地形的改变。 4 观察亚洲河流的分布,总结地势的特征。 5 部分特殊的地理事物。 6 经过教材中阅读资料和分析资料总结欧洲地形特征 方法:小组讨论法,练习巩固
教学反思
专题单
元序号
6
标 题
认识大洲
课 型
学 科
地理
年级
七
课题
亚洲及欧洲
第二课时
教 新 授 案 02 课 序 号
学习目标
1 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 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相关欧洲气候的思索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 综合归纳、对比分析能力。 2 经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 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 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 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3 读“亚洲人口分布图” ,说明亚洲的人口分布,分析亚洲人口分布不 均的原因, 了解亚欧两洲的人种和民族的组成, 学会阅读 “亚欧政区图” 。 1 亚洲的多种关键气候的分布和季风气候形成原因; 2 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原因; 3 亚洲和欧洲河流的分布特征
重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目标一:了解亚洲的气候分布及形成原因 方法:问题探索法 1 亚洲南北跨了那多个温度带? 2 亚洲的气候种类很多,关键有哪些? 亚洲的气候很齐全,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没有,其它都有; 3 亚洲的东部收季风的影响很显著,为何? 目标二:认识欧洲的气候 方法:对比分析法 1 学生分析欧洲最南端大致在 36°N,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域, 无热带气候,以温带气候为主。 2 读图 6-10,由学生讨论 p8 活动第 2、3 题,可知欧洲气候具 有显
亚洲和欧洲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