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红又专的必由之路又红又专
有部分知识分子原来就是生活在工人农民里面的,比如工业技术人员原来就在工厂,农业技术人员和乡村学校教员原来就在农村。她们应该把工作做好,和工人农民打成一片。 毛泽东
我从一九六二年开始在第六采煤队当技术队长,常常下井实地参与劳动。在劳动中,坚持科学试验,和工人同志们一起研究出一个能够预报未来五天顶板压力和煤层地质自然改变情况的科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就能够清楚地知道未来五天内,顶板压力来到的时间、位置,采煤工作面推进方向十米距离内的煤层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地质情况等;同时还提出应该采取什么预防方法。这么,就能够预防煤矿发生冒顶事故,使顶板管理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并确保了矿工的安全,使采煤进度走向正常,各项生产指标也有了提升。
回想这个顶板压力预报的研究和试验过程,我深深体会到党指示知识分子必需和劳感人民相结合,必需参与生产劳动,是十分英明正确的,是我们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知识青年走向革命化的正确路径。
我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解放后,在党的教导下,逐步认识了剥削阶级的丑恶本质,知道自己是劳感人民血汗养大的,应该做劳感人民的儿子,终生为劳感人民服务。不过,剥削阶级思想的烙印,在我身上还是很显著的。我对劳动和劳感人民的认识还是十分肤浅的。一九五七年,我从北京矿业学院毕业来到白家庄煤矿时,总认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生,读了不少书,作采煤技术职员作的专业知识是绰绰有余的。因此看不起实际的劳动操作,碰到生产上的部分实际问题,就到书本上去找答案或照搬弟兄单位的经验。
一九六二年,我担任技术队长很快,我们矿第一次开采七尺煤层,需要编制七尺煤层工作面的作业规程。我翻了不少书,没有找到答案,就把另一个采煤队的同类煤层工作面的作业规程,照搬过来,让采煤工人实施。结果,煤的产量降低,还发生了顶板事故。工人对此意见很大,可是我却认为这是因为工大家首次开采七尺煤层,缺乏经验,一时管理不了顶板,等时间长了就好了。接着又连续发生了几次事故,生产任务完不成,成本还不停提升,我开始感到问题的严重。有一次老工人孟福真和高石头对我说:“我们队的地质条件和其余队不一样,我们这循环进度大,空顶时间长,不依据我们这里的地质情况和生产条件编制自己的规程,怎么能不出事故呢!”这个批评震动了我。我想我为何老是只相信书本知识,只相信别地的经验,而不愿讨教于工人,向实际学习呢?这确实是一个很严重的思想问题。这时,我重新学习了《实践论》和《<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我过去也常常学著作看成指南,用以改造思想,指导工作。这次,在实际工作中碰了壁,再拿起毛主席著作来读,就感到格外亲切。毛主席说:“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需向下作调查。对于只知道理论不知道实际情况的人,这种调查工作尤有必须,不然她们就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相联
系。”毛主席的话一针见血地击中了我的要害,我决心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去作。
一九六二年底,我开始深入到煤层作业面里去和工人一起劳动。在开始参与劳动时,即使也知道工人阶级是伟大的,工人同志含有很多优异的品质,但总有些格格不入,尤其是在思想感情上不能水乳交融。见到工人说话客客气气,去工人家里也拘束,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工人热情地留我吃饭,我再三推让,有时还嫌脏,勉强吃了心里也以为不大舒适。工大家
又红又专的必由之路又红又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