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宋、元、明、清灭亡背后的小老鼠 职明的小老鼠.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宋、元、明、清灭亡背后的小老鼠 职明的小老鼠

  对于大明王朝灭亡的原因,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通常认为是李自成推翻的,满清人在后面撬墙脚。也有的认为是大明朝廷内部出了问题,坏在宦官和政治腐败上。假如跳出史学,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便很简单了——鼠疫,是鼠疫直接造成天下大乱。
  老鼠作祟,大明亡国
  鼠疫,就是由老鼠带来的病疫,中国民间的叫法很多,“大头风”、“大头瘟”、“疙瘩瘟”、“疙疽病”、“羊毛瘟”等等,其症状是高热、剧痛、口渴、淋巴肿大,染上后急者几小时死去,慢者三天,最长不过一周,而且,传染性极强。
  对于中国历史上的鼠疫,包含曾任清“东三省防鼠疫全权总医官”的伍连德在内的好多学者,全部曾作过深入研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就是研讨鼠疫的——“万国鼠疫研究会”,这从侧面说明鼠疫在中国的流行之严重。
  明代便深受鼠疫之害,早期的不说,在中后期曾暴发过两次大规模的鼠疫:一在万历年问,一在崇祯年间。
  明中期以后,中西部地域开始有零星疫情发生,到万历年间开始大暴发,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境内全全部是重疫区,其中以山西境内为最。万历年问的山西鼠疫是从北部大同一带开始的,万历《山西通志-祥异》记载,万历八年,“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传染者接踵而亡,数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阎门不起者”。当初山西境内的景象是,“灵柩出城者踵相接”,意思是抬棺材出城的一个接一个。这次鼠疫流行了近10年时间,不少地方连埋死人的人全部没有,全死光了。
  其它地域也是一样,如在当初河南新乡,“万历十六年荒,入相食,大疫。死者枕藉,至不能殓,填弃沟壑竹”。
  20多年后,山西境内鼠疫再发。万历三十八年,鼠疫从大同一带传至太原府,“九月,太原府人家瘟疫大作,多生喉痹,一二日辄死,死者无数。即诊疗得生者,俱发斑疮退皮,十家而八九,十人而六七,历正、二月犹不止。晋府瘟疫尤甚。十九日夜二更,晋王以瘟疫薨。”
  有些人说,大明不是亡于崇祯,实自万历始。这个是从政治腐败的角度来分析的,从鼠疫流行上来看,这看法也是正确的。
  万历年间暴发的鼠疫,到明亡时也没有绝迹,在崇祯六年至崇祯十七年的十几年间,鼠疫再次发威,在中部和北部多个地域,开始了新一轮的暴发式流行。尤其是明朝灭亡的最终两年,即崇祯十六年、十七年,鼠疫的疯狂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恐怖至极。当初,“大疫,南北数千里,北至塞外,南逾黄河,十室鲜一脱者”。
  首全部北京及周围也鼠疫肆虐。据资料,从崇祯十六年夏秋问起,腺鼠疫至十七年春天转化为肺鼠疫。据康熙《通州志·灾祥》
  记载,通州,“崇祯十六年癸未七月大疫,名日疙疽病,比屋传染,有阖家丧亡竟无收敛者”;昌平一带则是,“十六年大疫,名曰‘疙疸病’,见则死,至有灭门者”。
  城内情况更糟糕。清人吴震方《花村谈往-风雷疫疠》记载,崇祯十六年六月至八月,北京城内外流行“疙瘩瘟”,不管贫富贵贱,不管年老年幼,得病即死。兵科的曹直良、古遗正,两人正和客人谈话,送茶时作揖寒暄,可还未站直,人就死了。兵部朱念祖访客回来,刚进门即死去。还有一个叫吴彦升的宜兴人,被委任为温州通判,坐船临行前,一个随仆忽然死了,便叫另一仆人去买棺材安葬,可等了很久不见回来,原来此仆死在棺材铺里。
  这般“暴死”例子,在《风雷疫疠》

宋、元、明、清灭亡背后的小老鼠 职明的小老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