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扎兰屯:扎兰屯
好友的家乡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的扎兰屯,我们在海拉尔见面。听说我喜爱摄影,不由分说,拉我去她故乡,又吩咐好友好生接待。就这么,在一个曾经数次途经却未曾停留过的小城呆了三天。
第一次在北方见到这么清秀友好的小城,一点没有北方城市豪放粗狂中抹不去的简陋和散乱。
喇嘛山
列车早晨十点多从海拉尔开出,经过牙克石后,穿越大兴安岭最长的兴安岭隧道,进口是乌诺尔镇,另一边出口就是博克图镇。
窗外景色不停变换,草原、缓丘、林场,不时有一座座房屋密集的乡村集镇在车窗外飞掠而过,忽然一片大小不一的造型各异、挺拔突兀的山峰错落有致地散布在前进方向的左侧,车上人纷纷跑到这一侧观看。
这些巨大的怪石群就是喇嘛山,听说是一亿年前的海底世界经地壳变迁而形成,也被称为大兴安岭第一名胜。看它们怪石嶙峋的样子,极难想象这是在草原刚刚退去,森林缓缓来临的兴安岭边缘。
喇嘛山耸立着裸石、岩峰二十八处,每座石峰各具神态,它的主峰似柱擎天,传说是天上的二十星宿下界,来到人间化成。远看似一诵经喇嘛面壁打坐,喇嘛山所以得名。一石一奇,喇嘛山岩石的改变形成了大兴安岭上独特的石林景观。
一晃眼,进入巴林镇,中东铁路建成通车早期这里仅有几十户居民,其中中国人不足十户,其他是俄国人,现在居民已经有一万多人了。
塞北集市
下午3点多就到了呼伦贝尔的扎兰屯车站在市区内,大凡车站全部是城市的第一张面孔,和很多城市进站必乱相反,扎兰屯站算是一张清洁的脸。
在“屯”从“草木生于地”到以后的“聚之而成屯”的演绎过程中扎兰屯的聚合之力浓浓袭来……
这是一座环境优美的北方小城,它静卧在大兴安岭东麓,依傍着清冽的雅鲁河水,沐浴着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雨露阳光 在大山、大水、大草原的呵护中健康而有序地延伸着。
小城的幸福生活几乎随地可见,不论走到哪一处,全部会有一个似在田园悠然信步股的感觉。原来扎兰屯早有塞北苏杭的名气、
市内建筑井然有序,新建的房屋一栋栋拔地而起,道路两边全部是绿化带,大街上没有一辆随便停放的车辆;路边见到一所敬老院,环境也不错,听说,每个月缴纳三四百元生活费,就能够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最热闹的是集贸市场,大约有两公里长的摊点,沿街一字排开,繁荣而有序。葵花子、大沙果、榛子等成为地道的扎兰屯地方品牌。正逛得起劲,后面铃声响起,来了一辆卖货三轮,跟着响起一串吆喝:老乔来了,卖竹板、面板、大菜罐、小菜罐,还有多个擀面杖,土豆挠、小筛萝、葫芦瓢、不给钱,捞不着……周围随即响起一片笑声。问那个卖货的老货郎,今年多大?她答:“我五十有六,还没活够,还想健康,还想长寿,不过死了也没救。”
忍不住,笑喷。
晚上去市中区闲逛,几大广场全部在欢腾,天天晚上的秧歌盛会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挤进去,老头老太太们正奋力扭动,见到我拍照,更来劲儿了,有多个大爷更是做出种种夸张的动作,惹得围观群众狂笑不止。
百年吊桥
100多年前,一群俄国人从欧洲一路东行南下,驻足扎兰屯,将西方文化用最直接的方法带到了这里。
于是中东铁路承东启西、接南转北,伴着吊桥园林的建成。
吊桥公园是扎兰屯的象征,由沙俄中东铁路局修建于1905,年中东铁路开工后,扎兰屯就成了铁路沿线的主要驿站,部分沙俄人士也
小城扎兰屯-扎兰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