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木兰花慢阅读答案木兰花慢翻译.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木兰花慢阅读答案木兰花慢翻译
木兰花慢原文:
木兰花慢
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 ?姮娥不嫁谁留 ?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
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
?
木兰花慢字词解释:
①范停:即范昂,滁州通判,将赴京城临安。悴,副职。辛弃疾
当时任滁州知州。
②承明:汉有承明庐,为朝官值宿之处。
③视草:为皇帝起草制诏。
木兰花慢翻译:无
木兰花慢阅读答案:
试题:
赏析“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两句的妙处。 (5 分)
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 (6 分)
答案:
①描写了想象中朋友在旅途品尝美食、 回家后享受儿女团聚的天伦之乐的情景。 (2 分)
②运用想象与列锦的手法 ( 众多的名词意象组合 ) ,强化了江上品
美味、家中团聚的画面感,情感由送别的悲伤转为对朋友的美好祝福,
含蓄地表达了情感。 (3 分)
( 意思对即可,共 5 分。 )
①激励友人奋进,称赞他的才能,希望他得到重用,到玉殿为皇帝起草制诏 ;
②壮志难酬的苦闷, 自己不能去朝天, 依然愁肠满怀,借酒浇愁。
③杀敌报国的渴望,有为国效力的壮志豪情,而梦中才有执弓弦
驰骋战场的场景。
木兰花慢创作背景:无
木兰花慢赏析: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是宋朝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作于干道八年 (1172) 滁州 ( 今属安徽 ) 任上,是为送他的同事范昂赴京城临安而作。上片写惜别之情和流光虚度之叹。 下片寄托自己感慨之情。全词运用对比的手法寄托情怀, 从“怯”开始,到“况”一进,再“只管”一恨 ; 到下片“便好”到“问我”到“醉来”,层层相催,逼人
欷献叹惋。抒发离情中透露着豪放。
本篇为送别词。
上片写送别情景,表现对友人的深情和祝愿,也抒写了老大无成迟暮之悲。“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三句直抒胸臆,奠定了全词深沉悲慨的基调。面对眼前离别的酒宴,词人思绪万千,觉得兴致趣味消减,开始担心害怕匆匆飞逝的流年。 词中并未点破词人所忧
闷的事情,但从“老来”二字,可见端倪。辛弃疾写本词时,正值壮
年,却以老迈自居,为何 ?联系当时的局势,就可理解。乾道八年,
辛弃疾出任滁州知州,本是大材小用,而当时南宋朝廷苟且偷生,眼
看北伐遥遥无期,词人担心自己老了,再也没有报国的机会,于是直
言“老来”,而又“怯流年”。“况屈指中秋, 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此时已到了中秋之日, 而友人又要离去,再加上自己身处政治逆境中,
怎能不觉悲凉愁闷 ?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 流
水也无情全不顾人感受,和西风一道只管送你的归船。 “都不管”和

木兰花慢阅读答案木兰花慢翻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68 KB
  • 时间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