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当代学校国学教育构想.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当代学校国学教育构想徐健顺目录题解 1 、当代,就是当下、眼前。 2 、学校,是系统地组织青少年和儿童学习的地方。 3 、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 4 、国学教育,是对中国文化精神和国学知识技能的传承。 5 、构想,就是基本理念、内容、方法,是框架,不是标准化,也不是细节。性质 6 、学校的国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属于国民基本教育。 7 、学校的国学教育绝大部分应该是普及教育。 8 、学校的国学教育应该是系统教育。理念 9 、学校国学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学生的品性。 10 、学校国学教育的最低基础是学生的生活技能。 11 、国学教育传承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12 、学校国学教育要从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 13 、学校国学教育要辐射到教育全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传统 14 、当代学校国学教育要借鉴中国古代学校的教育经验。 15 、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成人教育(品性教育)。 16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德、体、艺、用、小学。 17 、中国古代的两项特殊教育:蒙学、女学。 18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次第:童蒙养正、少年立志、青年成才,小学奠基、先体后用、德艺双修。 19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重要方法:传道第一,纵向编班,实用力行,个别教育,自学为主。 20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教学流程:上书、点书、读书、讲书、背书、复讲。 21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学习与考试之法:吟诵——因声求气。构想 22 、当代学校的国学教育模式应各做探索,但基本思路要讨论。 23 、当代学校国学教育的内容:德、体、艺、用、小、蒙、男、女。 24 、当代学校国学教育的次第:依据身心发育和国学系统逐步展开。 25 、当代学校国学教育的主要方法:态度第一、个别教育、自主学习。 26 、当代学校的国学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比较,各得真传。 2 27 、体制学校初步开展整体国学教育的可行性模式:化零为整。途径 28 、当代国学教育的现状:基础教育尚未拼凑完整,亟待体系化。 29 、当代学校国学教育的实施关键是师资培训,其次是教育资源建设。 30 、当代学校国学教育的实践步骤:建设实验学校和基地,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当代学校国学教育构想徐健顺百年轮回,其果然乎? 2014 年3月 26日, 教育部下发《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文件, 此时距中华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全面引进西方教育体系 102 年,距陈独秀先生开启新文化运动 99 年。中国教育在经历了百年学习西方之路后, 终于回头重新审视和学习自己的传统了。传统文化教育将成为学校教育的必不可少的部分。中国教育或可由此振兴。此时, 如何建设一种适应当代学校的、简单易行、切实有效的国学教育, 就成为当务之急。笔者愚鄙, 又没有亲自教过中小学, 于国学教育本是门外汉, 但是十年吟诵采录, 让我接触了数百位读过私塾旧学的老先生, 得以向他们请教传统教育的系统和方法, 再参以文献, 逐步对中国古代教育的体系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尤其是其中活态的教育机制和教学方法往往于文献中不见全貌, 而在老先生们那里尚有留存。由此, 我们开始了对中国传统教育理念、次第与方法的研究, 并在中小学进行了以吟诵教育为先导的国学教育实践。我们发现, 中国的文化归根到底还是要借鉴中国传统的方式进行传承, 然后再结合当代的具体情况进行改变和创新, 才有最佳的效果。今天老师们对传统教育的理念与方法普遍还比较陌生,因此我勉力撰成此文,略述陋见,以就教于方家,与老师们共同研讨。题解 1 、当代,就是当下、眼前。现在是 2014 年。当前的特点是传统文化几近断绝, 但民间复兴呼声很高, 而且做了十几年国学教育的艰苦尝试。新一届政府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而我们的国学教育还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我们缺教师,缺教材,缺教法,缺成功的案例,甚至教育理念都没有明晰。我们就是要在这样的当代学校中开展国学教育。现在要做国学教育,从幼儿园到研究生几乎都是从零开始。文科研究生也基本没读过经。没有层次没有积累, 学历越高往往隔阂越深, 这就是当代的一种特殊性。国学教师的奇缺、国学素质的低下、应试教育的痼疾、校园建设和教室设计的不合理, 这些也都是当代特 3 点。相信十年以后不会是这种情况。我们要设计的国学教育框架, 既要考虑到这些人财物的基础条件,有可操作性,又要符合社会愿望和国学理想,让社会各方面有足够的满意度。 2 、学校,是系统地组织青少年和儿童学习的地方。教育按照场所一般分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宗教教育。学校一般包括大、中、小学, 也包括幼儿园、私塾等, 但是不包括家庭教育、媒体宣传、社会活动或其他形式的社会教育。之所以把学校作为对象,是因为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体。尽管家庭教育和社会

当代学校国学教育构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1906044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