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11节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2)在运算过程中能合理地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2.能力目标
通过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与态度
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活动,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按照有理数的运算顺序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在正确运算的基础上,适当地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对新知事物满怀探求的欲望,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但是受年龄特征的影响,可能在数学语言的描述上会有一定的困难,表达上也可能不够严密,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多给学生探讨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教法及学法指导:
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具备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基础,因此本课教学设计以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教师组织、引导的方式进行,并配以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
学生个人及小组合作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主动探索,总结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互动合作,,让学生亲历探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扑克牌;
学生准备:认真预习本课内容.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师:利用多媒体呈现问题,让学生逐一解答.
1.计算:
(1)-252; (2)(-2)3; (3)-7+3-6; (4)(-3)×(-8)×25;
(5)(-616)÷(-28); (6)-100-27; (7)(-2)4;
(8)(-4)2; (9)-32; (10)-23; (11)×104÷(-5).
2.说一说我们学过的有理数的运算律:(用字母表达)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生:对多媒体呈现的题目认真解答,复习巩固,温故知新.
师:同学们能说出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共同点吗?
生:都是先确定运算符号,再求结果的绝对值.
师:很好,我们在进行有理数的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时,一定要“小心符号来捣乱.”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1的设计,回顾已学的加、减、乘、除、乘方五种运算,通过练习2回顾有理数的运算律,并了解有理数的简便运算依据,这些都为后续知识的学
七年级数学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