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心意门河东名拳心意门
开宗明义,本文所谈及的心意拳和社会上流行的传统形意拳、心意拳,不论是在拳术理论上、拳械套路上,还是在实战技法上全部大相径庭。这门心意拳关键流传在山西河东一带,属武圣关公故乡稀有拳种。
这门心意拳的渊源,因为年代久远,加之一向师门只是心传口授秘密演练,文字记载又在日本侵华时大多遗失,现存的拳谱中又无这方面的具体文字介绍,故而其渊源已难以说清。在考证此门拳术时,清末号称“山陕两猴王”之一的“无影神腿大侠”马二第四代传人王金安和贺元庆老先生口述:此门拳术的祖师爷是“铁头”王赞,辽东人,来河东之前曾在少林寺习武。但其师承关系一直没有透露。笔者据《心意拳谱》推测:此门拳术当和少林武术有极深的渊源。此门拳术博大精深,重实战,技击性很强,又在轻功方面独树一帜,故而一向师门择徒甚严,因此流传不广。为不使这一优异的民间传统拳术失传,为发扬中华武术尽一赤子之心,经该门王金安和贺元庆两位老先生同意,特整理成此文,以传后世。
心意门有其系统完整的理论,和独特的练功方法。下面笔者将介绍此门的梗概。
一、步法
心意门的步法以五步法为主:子步、骑马步、跨马步、老步、偷步。在步法单练的同时并配有练习五步法的小套路:小四门,大四门。这两个套路关键是经过五步法的练习,熟练心意门的拳打掌劈、肘击腿踢,和身法的吞吐沉浮、闪展腾挪。其运动路线是走四门打八方,这是心意门的基础功,也是心意门的入门套路。练习时要求三尖照齐,即手尖、脚尖、鼻尖,三点在一条线路上,这么更能劲力畅达。
二、腿法
心意门主张“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所以,尤其重视腿法训练。其关键腿法有踢、蹬、踹、扫、勾、挂、缠、点、提、撩、拐、弹、摆十三法,其腿法在实战中讲究阴阳虚实,改变莫测,快如闪电,捷如迅雷,且善使诡诈之道。
心意门在腿法练习时,不是独立枯燥地单项训练,而是结合五步法综合练习。其腿法练习时不主张踢沙袋,主张空演,并结合两人靠桩进行练习。心意门认为:最有效的练功方法是拿人来练习,这么更能出功夫。
心意门腿法在实战技击时讲究:上路连环使,中路拐腿妙,下路偷腿绝;步出必有腿,腿中藏玄机。当年马二号称“无影神腿大侠”,其腿法就关键得力于心意门独特的腿技法。
三、桩功
心意门很重视桩功的练载:下盘若无根,肯定艺不高;学得心意桩,打人如拔草。心意门的桩功分为两种:静桩功和动桩功。
静桩功关键是以骑马步为桩,其练习方法共有八式:千把攒捶,太极云手,怀中抱月,太极云手,指天划地,立即开弓,闭门推月,二郎担山。此八式能够单独演练,也可连环练习。练功时要求:上搭鹊桥通任督,下缩谷道增气力;头顶青天,脚踩黄沙;吞气入丹田,气力达四梢;日日勤习练,久久功自成。
动桩功有两种练习方法:
第一个是以子步桩为主,结合心意门身法八要——吞、吐、沉、浮、闪、展、腾、挪,以练习人体十三处打法为主的一个靠桩功,名叫十三花。此功练习时是以墙为对象。当年马二徒孙李昂白,曾以此靠桩功,一个贴身靠将一堵土墙靠塌。心意门中此功最吃功夫,且又要习练者品德高尚方可有成,故而一向传人甚少,现在能演此功者只有王金安老先生一人了。
第二种动桩功也是以子步桩为主,结合上五法关键练习心意门的散手招式。如:子步掌推腹挑
河东心意门河东名拳心意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