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济源方言中的数量词合音现象济源方言
摘 要:本文以“数词”和“几”和“个”的合音为例,讨论了河南济源方言中的合音现象和合音词。文章分三个部分归纳了“数词”和“个”的合音规律。这些数量词合音现象是经过两音节不停同化,不停融合而成的。
关键词:济源方言 音节 数量词合音
合音是指两个音节合并成一个音节,合并的音节音义固定下来成了合音词。比如“甭”是由“不”和“用”二词的意义合并而成,这就是合音词。合音现象可能发展成合音词,观察合音现象对研究合音词的形成有主要作用。
济源市在河南省西北部,南隔黄河和洛阳市相邻,北依太行和山西省阳城县交界,东和太极故乡焦作市接壤,西和王屋山相依,是豫西北晋东南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城市。依据《中国语言地图集》,济源方言属于晋语邯新片获济小片,其数词和量词合音的现象较多。
本文讨论济源方言中数量词合音现象,用例以济源市东部梨林镇的方言为准。以下分三个部分进行讨论。
一
数词从“一”到“十”和“几”全部能够和“个”合音。因为“个”前的一位数用“两”不用“二”,所以有“两个”而没有“二个”的合音。又,“一、六、七、八”四个入声数词后出现“个”,须去掉韵尾?,而且变短调3为去声44调,才能够和“个”合音。其合音音节的读音能够分为三类:
第一,“上字的声韵调+下字韵母”拼合为一个音节,这类最多:
一个:i?3-i44?k?→i?44
四个:s?13?k?→s??13
五个:u53?k?→u?53
六个:lu?3-lu44?k?→lu?44
七个:??i?3-??i44?k?→??i?44
十个:??31?k?→??31
多个:?i53?k?→?i?53
第二,“上字的声母、声调和韵母的关键特征+下字韵母”拼合。如“九”就是保留了声母、声调,变韵母元音的关键特征“前、高、园唇”为y,然后和“个”的韵母?相拼:
九个:?i?u53?k?→?y?53
第三,关键元音是“a”的数词和“个”合音,其读音是韵尾和量词“个”一起脱落:
两个:liɑ?53?k?→lia53
三个:san44?k? →sa44
八个:pa?3-pa44?k?→pa44
以上合音的特点是“重上轻下”:合音音节中不但保留着上字的声母、韵母或韵母的关键特征,而且取上字的声调或变调,跟反切式合音取下字声调、韵母的方法不一样。这是因为重读的数字比轻声的“个”响亮,而合音音节要表示明确的数字,必需重读。
二
从“一”到“十”和“几”出现在多位数末尾,依然能够按上述规律和“个”合音。但“两”不能、“二”才能出现在多位数末尾,因此“二个”能够按第一个方法合音:
十二个:??31 l?13?k?→??31 l??13
二十二个:l?13 ??31 l?13?k?→l?13 ??31 l??13
十一个:??31 i?3-i44?k?→??31 i?44
二十个:l?13 ??31?k?→l?13 ??31
十五个:??31u53?k?→??31u?53
十多个:??31t?i53?k?→??31t?y?53
三
以上非合音形式和合音形式能够并存使用。不过,非合音形式显得比较正
河南济源方言中的数量词合音现象济源方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